第95期專刊

SPORTS IMAPCT 體育用品專刊 No.95 2024.2 中華民國89年5月創刊 發行人: 陳穗榮 主 編: 溫麗雪 編 輯: 楊梅鳳 陳汝卿 張鳳嫚 李悅嫥 鄧若憲 發行單位: 臺灣體育用品工業同業公會 104030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22號8樓 電話: 02-2594-1864 傳真: 02-2591-9396 www.sports.org.tw 歐樺設計印刷品有限公司/和盈彩印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11057台北市士林區福港街112號 電話: 02-5578-4244 專題報導 市場動態 資訊動脈 活動櫥窗 趨勢指南 從國際碳關稅趨勢看臺灣體育用品產業產品因應 運用等速運動科技術促進健康老化 2024國際運動科技發展趨勢 穿戴科技:打造智慧運動時代 2024台灣總體經濟預測 最新的國際運動鞋研發趨勢 活動花絮 展覽計畫 2023年1月至12月 我國體育用品產業出口至全球情勢比較 我國體育用品產業出口至全球依洲別/國家/號列排名 我國體育用品產業進口情勢比較/依洲別排名 我國體育用品產業進口依國家/號列排名 Contents 04 11 20 23 25 30 34 36 38 39 45 46 廣告價目表 封 底﹙全頁彩色﹚NT$15,000 封面裡﹙全頁彩色﹚NT$12,000 封底裡﹙全頁彩色﹚NT$ 8,000 封底裡﹙半頁彩色﹚NT$ 5,000 內 頁﹙全頁單色﹚NT$ 5,000 內 頁﹙半頁單色﹚NT$ 3,000 請洽詢會務組 分機18 楊組長

4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從國際碳關稅趨勢看臺灣 體育用品產業產品因應 連振安 資深工程師 (Mr. Chen-An Lien; Senior Engineer) CALien@itri.org.tw 工業技術研究院 綠能與環境研究所 隨著大眾漸已感受到全球暖化對於環境、經濟與社會產生明顯的衝擊,各國政府莫不採取積 極的政策與行動,以共同攜手邁向《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所約束的「在本世紀末前追求全 球溫升不逾工業化時期2℃,並致力追求1.5℃目標」。在此前提下,透過內國法化的制定國家氣 候目標,抑制溫室氣體排放及引進污染有價化的碳定價制度則成為了各個國家氣候治理的重點工 作。惟各個經濟體在考量國家氣候目標之際,實又需納入國家競爭力作為淨零轉型的考量因素, 故在氣候行動的推展上自是有著不同程度的選擇。以歐盟自身在2005年起長期推動以「歐盟排放 交易系統(EU Emission Trading System, EU ETS)」作為引領歐盟達成氣候目標的碳定價政策工具來 說,其自2023年10月啟動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則 是歐盟在「綠色新政 (EU’s New Green Deal)」目標下,以「五五氣候套案 (the Fit For 55 Package) 」進一步具體回應全球化貿易體系所致碳洩漏 (carbon leakage) 的新措施。 為加速氣候治理上的變局,我國大幅度修正原2015年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並 於2023年2月正式頒佈新修的《氣候變遷因應法》;除了明訂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在正 式啟動總量管制之前,亦於第28條加入徵收碳費作為碳定價機制,且於該法第31條中納入臺灣版 的碳邊境調整制度,作為日後進口高碳密集度產品時的政策工具選項之一。上開的國內外淨零治 理、碳定價制度及國際碳稅賦之趨勢,勢將對於我國以中小企業為型態的製造業與經貿產業產生 一定程度之衝擊;然對於產業界的衝擊實應非僅聚焦在於碳稅賦的本身,而是在於其背後所衍生

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5 的對於全球碳管理與碳密集產品貿易的資訊透 明度要求。 以全球經貿的角度來看,歐盟CBAM制 度與一般人所熟知的進出口關稅制度著重在商 品品項分類與報關價格為課徵基礎的方式不 同,CBAM制度除了聚焦能源密集產業產品( 包括:跨境電力、鋼鐵、鋁、水泥、肥料、 氫)的進口外,亦與 EU ETS 進行排放額度 (EU Allowance, EUA) 進行價格上的連結,再同 時綁定了特定經授權進口商(或報關代理人) 作為CBAM列管產品碳含量 ( embedded carbon emissions)資料的申報人、納稅的義務人、以 及違反法令時的懲罰對象。這使得CBAM制度 一開始的設計即充滿了爭議性及複雜性,儘管 宣稱用意在於鼓勵全球共同推動碳定價制度, 且在避免雙重課稅的用意下,也承諾商品出口 者若能提供歐洲進口商適當的生產國外顯碳價 (explicit carbon pricing)的支付證明,則得予以抵 免商品進入歐盟境內的CBAM憑證費用,如: 碳的稅費,或是排放交易的證明等;而抵換類 型的減量(或稱碳信用)額度,或是綠電憑證 等,則是完全排除於抵免的適用範圍之中。 就常見的體育用品產業產品來說,使用 鋼鐵類(如含不銹鋼、或鋼鐵材質的金屬扣件 等)或是鋁質原料已是普遍性料件,故前揭歐 盟CBAM政策的推動舉措對於我國體育用品產 業產品製造,或以加工、代工業者為主的經 貿行為將從以往的自由貿易型態轉而受到納 管。但在我國碳費制度上路之際,大多非屬 納管的業者來說,則顯得徬徨,擔心出口至 歐盟的產品將對於歐洲進口商而言,具有較 高的稅賦負擔,從而失去了價格上的競爭 力。同時,對於我國常見的貿易商角色而 言,以往賴以創造營收的三角貿易型態更將 受到嚴重的挑戰。此外,儘管我國初步立法 訂有碳邊境調整制度,但在正式上路之前, 全球仍持續關注歐盟CBAM制度的發展走 向;業界並多所評估之後是哪個主要的經濟 體系市場亦將導入碳邊境調整制度。是以, 不管是能源密集型產業或是體育用品產業產 品來說,歐盟CBAM制度的發展將對我們有 著以下應關注重點: 若為CBAM制度所納管產製消費型體育用品產 業產品,將亟需即刻進行碳排放計算,並以 能溯源至料件產出國為原則 目前,我國體育用品產業不管是製造或 是代工者,規模不一。若為國際主要供應商 者,俱應已具備基礎的碳排放盤查與產品碳 足跡調查之能力。若為中小型的業者,在國 內因排放量未超過 25,000 tCO2e/年,則不受 《氣候變遷因應法》所管制,在國際間供應 鏈或是貿易條件中亦往往未受到碳排放揭露

6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或是淨零等要求。但倘若其所生產之產品(例:不銹鋼鋼架、鋁質球棒等)者之稅則號列 為歐盟CBAM制度所納管者,將皆需要進行申報,敘明其製造程序所涉及的碳排放量,若 涉及前段的原料為列管產品者(如:不銹鋼所涉原料鋼棍、鋼板、鋼捲),則亦需進行 碳排放的溯源至原生產國家及其廠家之排放;同時,所涉及的碳排放資料將採年度(或 會計年度)的排放資料成為日後出口產品碳含量所涉及排放強度(某A產品年排放量(X tCO2e)/某A產品年產量(噸))的計算依據。惟前揭將涉及到既有原物料供應商之間的 商業合約中有關產品資訊的揭露義務問題。 而正值我國將施行碳費 (Carbon Fee) 制度之際,環境部日後將依照各個納管業者於前 一年度經查驗證的直接排放與間接排放之資料作為徵收之憑藉;然在資訊調查,查驗證、 勘誤與檢核徵費之後,仍須進行年度單一產品所含「碳價」之換算及公證程序。在CBAM 制度著重避免雙方貿易經濟體重複課稅的原則下,我國因採行直接排放與間接排放皆納入 碳費範疇,對於歐洲進口商而言,我國同類型產品因產品所涵蓋的碳價比率較高,可扣減 之碳價亦將較多,對於整體的出口至歐盟的產品來說將具有額外的價格競爭力。惟在實務 操作上廠商是否在時程上來得及換算及出具相關佐證文件將是繁複的工作,畢竟對於我國 環境部來說,是以某整廠的年度排放量作為核算依據,而到CBAM申報的範疇上,業者必 須重新分配計算到每個產品上,並予對齊至CBAM應申報之排放量,有著其再認證與核算 程序上的複雜性。同時,若為包含國內或進口的上游料件,需申報為「複雜產品」者,則 在碳價申報是否涵蓋與其比例的同時,亦需注意需與排放強度的申報週期相符之原則。 國際貿易所普遍認知之「最惠國待遇」、「補貼及反補貼條約」及「普遍消除非關稅障 礙」原則能否持續維護我國產業貿易發展之競爭力,猶有疑義 雖依照歐盟於CBAM制度的立法說明中所稱,其制度所設計之內涵俱相容且符合世 界貿易組織(WTO)所定之普遍性與環境議題之貿易規則;即亦需於相容於「關稅暨貿易總 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所涉之基本原則,吾等可就目前歐盟 境內的碳定價制度與貿易制度相連結之事進行進一步探討。是以歐盟境內 EU ETS 所管制 的項目主要為能源密集型的「產業部門」,而非所涉生產之「產品」的管制措施來看;以

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7 CBAM制度所公告列管的鋼鐵業進口產品為 例,其即排除許多合金鋼的產品項目,其範 疇即與EU ETS所列管的鋼鐵部門涵蓋範疇並 非一致。故在歐盟選擇性的對於EU ETS中所 涉排放部門與其產品進行納管的作為上,將 與貿易最惠國待遇的範疇產生衝突。其他EU ETS範疇下的產品,歐盟即可選擇性的在立 法說明中指稱囿因於影響範圍不大、資料不 足,甚或免費排放配額不明確而予以排除納 入,顯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情況下,並非一 體適用CBAM制度。 其次,CBAM制度的重點精神在於逐 步削減 EU ETS 對於境內產業的免費排放配 額(allocated free allowances),將至2034年予 以落日歸零。依據「補貼及反補貼措施協議 (Agreement on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之精神,雖定有進口貨品排放強 度得予扣除歐盟對於境內「產品」的免費排 放配額數量,然因EU ETS所涉及的免費排放 配額估算係包含:部分產品標竿、熱標竿、 製程標竿、燃料標竿等項目上予以統籌核算 後分配,故實際上歐盟如何將單一業別「部 門的免費排放配額數量」再予分配至年度「 產品所涉的免費排放配額」並未予以公告相 關核算方式細節,形成業者在評估上位於較 為不利的地位。準此,國際間如中國、印度 等多個國家即表態將對於CBAM制度與國際 貿易通則間的矛盾之處提出申訴(dispute);我 國身為WTO會員國之一,在國家利益上仍應 對於業者所受不利貿易地位或條件予以據理 力爭,以降低相關損失與經營風險。 此外,各WTO會員國皆應不以關稅以 外之「非關稅措施」據以限制或禁止貿易行 為,惟在CBAM制度中賦予了繁複的輸出入 手續(即碳排放資訊認定)、產地標示資訊 (即製造段與各加工製程段的資訊揭露)等 要求,若進口商無法提繳完整資訊將會被追 繳高額的罰金。對於歐洲進口商而言,在 2023年10月起至2025年底的過渡期每噸未 能申報的碳排放量將課予10至50歐元的罰 金;至2026年後的正式施行期,每個不足的 CBAM憑證數量或將被課予歐盟排放交易法

8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定價格的三至五倍價格(即300至500歐元)。對於 歐洲進口商而言,生產商或貿易商若無法提供完整 碳含量報告者,或不能承諾於一定期限內補交者, 在降低營運風險的前提下,將實質降低採買進口貨 品之意願。實際上觸及多個層面的非關稅型態的貿 易障礙,也對我國及其他國家產品供應商來說形成 了不公平的競爭情境。 CBAM列管產品輸歐的行銷策略與資料準備將影響貿 易商、加工(代工)業者的存活性 承前揭所述潛在的貿易障礙情境之下,將影響 我國現有不管是境內的製造/加工業者,以及視為「 境外區域」的加工出口區(即保稅廠)、保稅集貨倉、自由港貿易區等的出口貿易型態。同 時,就傳統三角貿易的經營面來說,貿易商與出口商也將面臨資訊保護難以維持的窘境。簡單 來說,基本的三角貿易模式為歐洲買主(或進口商)透過我國貿易商(或出口商)購買某項產 品,對於貿易商的角色來說,可以在市場中詢價購買適當價格產品,並得掩蓋部分商品資訊( 如:實際製造商等)或替換包裝後交貨出口。然根據CBAM制度的申報規則中,列管的出口產 品不僅需要提報完整的製造程序、碳含量、能源使用量,包括採購的前段製程原料,亦需詳細 登載其完整的資訊,如:生產工廠所在地、相關製程與碳排放數據等。對於貿易商來說,交付 相關資訊予歐洲進口商如此清晰透明的商品資訊,而非直接提交予歐盟CBAM主管機關,勢將 導致營業秘密的喪失。雖說CBAM制度法規亦訂有資訊保護之條款,但對於歐洲進口商來說, 在掌握實際生產廠商與加工廠商的相關資訊的情境下,將可能衍生貿易的不公平態勢;例如: 歐洲業者將可直接繞過貿易商,逕洽生產廠商詢價,降低採購成本;或是洞悉相關製程排放與 能源效率數據,可另行訂定歐盟的生產或環境規則,進一步要求相關業者配合。 對於目前現有的境內與境外生產、加工或是集貨倉儲業者來說,產品生產當下或是貨品入 倉時,並非知悉是否將予以輸歐,然在歐盟CBAM制度的條件下,缺漏相關碳排放證明文件或

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9 是提供碳價抵免證明者,恐將遭 遇程度不一的貿易障礙或是訂單 的喪失。實因以消費型產品( 如:體育用品產業產品)的市場 替代性高,就歐洲進口商來說, 資料缺漏或是有遭罰款疑慮的商 源自是將會被優先予以剔除,壓 低價格、甚至予以退運,以降低 經營風險。是以,對於我國經營 全球貿易業者而言,在「非關稅 貿易障礙」獲得調和解決之前, 皆須為日後CBAM制度所涉產品 出口進行相關資訊的準備,確保 相關報關資料的完備性,同時做好更佳貿易合作 及行銷條件,確保自身經營上的韌性。 總結 綜觀以上CBAM制度下的關鍵課題,實已印 證所謂碳邊境調整(關稅)制度需與國家氣候治理、 碳定價制度、碳管理制度,以及經貿戰略上需予 以緊密結合,方能立於不敗之地。本文就我受衝 擊之能源密集型產業及體育用品產業產品的商機 發展前景,應建議聚焦如下的因應策略:首先, 是產品生產製程的碳排掌握與淨零低碳目標;其 次,是產品製造國的碳定價制度是否確實履行及 國內碳稅費收益的再應用;以及,產業國際經營 策略上的綠色競爭力思維。 產品生產製程的碳排掌握與淨零低碳目標 以往產業大多未予重視或將碳成本 予以納入產業經營成本之中,惟在CBAM 制度、國際經貿納入低碳化或碳中和要 求,以及國內逐步納入碳費制度並邁向淨 零排放之際,相關業者將再無迴避空間, 而是亟需構思企業短、中、長期的氣候目 標,以能同時切合「環境、社會與氣候 治理(ESG)」的發展願景。在目前全球有 近七成製造業者具備範疇一與二碳盤查 能力的同時,以釐清上下游排放為目標 的範疇三能力者僅約四成。是以,為能 妥為因應CBAM制度的需求,將建議業者 由自身碳盤查(ISO-14064-1)與產品碳足跡 (ISO-14067)的基礎資料中予以調整建立對 應CBAM範疇的排放資料統計模式,以提 高效率。同時,在衡量各項減碳成本、收 益、轉嫁等投入產出的效益評估基礎上, 推展自身企業的淨零低碳目標,創造更佳 的貿易條件。 產品製造國的碳定價制度是否履行及國內 碳稅費收益應用 隨我國將於2025年開始依據2024年碳 排放資料啟動碳費徵收制度,其將具有兩

10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大積極意義,即協助業者避免雙重課稅,並將相關的碳價稅收留在國內。而若列管產業參與「自主 減量計畫」並達成減量目標者,將可抵免碳費之徵收。因係屬歐盟所認定的補償與補貼範疇,日後 在CBAM制度的碳價中,將需予以扣除,而不能依照名目碳價予以申報。惟依據環境部有關溫室氣 體管理基金的運作範疇,其所徵收的碳費將可用於協助受管制業別進行相關的減碳技術之應用與輔 導,進一步落實低碳化之工作。就大多數能源密集型產業而言,即可在各項減碳技術投入與能源效 率提升等措施下評估可能的支出,與產品預期的碳足跡趨勢,預作日後減碳路徑之規劃。 產業國際經營策略上的綠色競爭力思維 臺灣產業大多身處國際供應上的一環,碳排放的揭露及要求顯將成為產業發展的要項。就日後 國際貿易競爭的態勢來說,從以往的價格導向,將更為重視附加的環境條件的綠色競爭力思維;即 產品若含有更低的碳含量,則代表了更低的進口碳關稅稅賦,也更增加了商品價格上的競爭力。隨 著資訊透明度的要求,我國跨國經貿型態的彈性空間或將有著較為限縮的風險存在,針對不同的市 場與日後各國逐步發展型態不一的碳邊境調整制度,或將亟需構思次階段的發展策略,綜合考量貿 易上「配額制」、「反傾銷稅」,以及「碳邊境調整機制」等貿易手段,以最適化措施的確保經營 利潤與營銷優勢。 資料來源: • European Parliament. (2023). REGULATION (EU) .../...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establishing a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2021/0214 (CO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uroparl.europa.eu/ meetdocs/2014_2019/plmrep/COMMITTEES/ENVI/AG/2023/02-09/Formal_Consolidated_CBAM_EN.pdf • Taiwan EPA. (2023). Climate Change Response Act. Available from Laws & Regulations Database of Taiwan https://law.moj.gov. tw/ENG/LawClass/LawAll.aspx?pcode=O0020098 • UNFCCC. (2015). Paris Agreement. (FCCC/CP/2015/10/Add.1).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Retrieved from http://unfccc.int/resource/docs/2015/cop21/eng/10a01.pdf

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11 運用等速運動科技術 促進健康老化 台灣健身運動醫學推廣協會 陳俊忠理事長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屬於老年人口,老年人口的 比例成為劃分人口結構高齡化程度的標準。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7%、 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成為「高齡社會」;若高達20%、則屬於「 超高齡社會」。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18至2065年)」 報告,台灣老年人口比例在 1993 年超過 7%, 進入高齡化社會;但至 2018 年 這個比例就超過14%,成為高齡社會。而台灣將在2025進入超高齡社會,65 歲以上人口將會超過20%,也就是每5個人之中就有一位老人,老人的健康問 題不僅是台灣的重要課題,也是全球人口老化海嘯來臨時,世界各國必須面 對的關鍵議題。 如由高齡社會轉變至超高齡社會的時間來看,台灣大約僅耗時 8 年,較 日本的 11 年、美國的 15 年、法國的 29 年及英國的 51 年都更為快速,人口 老化對台灣影響的時間壓力更大,而肌少症正是其中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提高 發生風險的重點難關,超過50歲就會有10%肌少症風險,65歲以上風險立即 提高至25%,超過80歲的老人,則會有高達60%以上的風險,罹患肌少症會顯 著降低預期壽命和生活品質,是老年人功能衰退和喪失獨立性的最重要原因 之一。

12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國際近期的相關研究顯示(如上圖):靜態坐式生活(不運動-橘色虛線)會比一般正常老人(黑色 實線),加速肌力衰退的速度,提早進入肌少症與失能的狀態;相反的,有規律運動老人,包含: 單純心血管/有氧運動習慣(黃色虛線)與混合/肌力訓練(灰色虛線),都能延緩老人隨著年齡增長的 肌力衰退現象,其中特別強調肌力訓練對延緩失能的效益,比單純有氧運動更好。但是,目前高 齡者運動推廣,偏向以溫和、不激烈為原則。例如散步、體操、騎固定式腳踏車,以及太極拳、 外丹功、香功等,大多從事低、中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肌力訓練相對缺乏。 肌力訓練才是對抗肌少症最有效的方法,因為肌力訓練可以刺激肌肉生長和提升力量。肌 力訓練的歷史始於古希臘時代。希波克拉底倡議“用進廢退”,解釋了重量訓練背後的基本原理。 而漸進式阻力訓練,則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的傳說:克羅頓的摔跤手米洛,每天都背著一頭新 生的小牛進行訓練,直到小牛完全長大。公元2世紀,另一位希臘人蓋倫醫生描述了如何使用 halteres(啞鈴的一種早期形式)進行力量訓練,手握住halteres擺動,提供跳遠的助力。之後早 期的啞鈴則是由沙袋和鉛製成的。在1900年代初期,槓鈴被開發出來。槓鈴使運動員更容易提 高舉量的能力。而且由於槓鈴的重量可以調節,方便讓更多力量不同的人使用。在1940年代, 臥推被設計融入健身方案。1950 年代,美國健身大師傑克·拉蘭 (Jack LaLanne) 開發了第一台繩

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13 索滑輪機、史密斯機和第一台腿伸展機。之 後,Universal 和 Nautilus 則開發了多功能舉 重機,允許用戶用一台機器完成許多不同的 練習。1960 年代之後,健身器材逐漸被引入 當時仍然很少見的力量訓練健身房。在2000 年以前,肌力訓練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鍛鍊 更強壯的肌肉,以及提高運動的成績表現, 肌力訓練的對象,以運動員及重視身材的年 輕人為主。近年來有關肌力、肌耐力對健康 益處的實證研究資料快速增加,例如阻力運 動對骨骼組織所產生的負重,會刺激年輕人 的骨質形成、減緩中年人的骨質流失,因而 可能會降低骨質疏鬆和骨折的危險性。 最近的觀察性研究也發現所有原因導致 的死亡和肌力、耐力訓練程度成反比關係, 可能是因為肌力訓練會促進並維持代謝活性 強的淨體重(lean body mass),這對於增 強葡萄糖代謝非常重要,因此在2007年版之 後的運動建議中特別加入肌力訓練的部份。 隨著運動健身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更多健 康、體能與技巧差異極大的參與者,積極加 入肌力訓練的行列,更多元、更富變化的訓 練設備與方法,也持續地被創造發明出來, 以因應不同對象的需求差異。 我們人體肌肉收縮的形式組合,理論應 包括:向心等張、向心不等張、離心等張、 離心不等張、向心等速、向心不等素、離心 等速、離心不等素、與等長收縮運動,但在 運動科學與教練實務,我們只分為:等長、 等張與等速三大類。 1. 等長阻力訓練(isometric resistance training) 是肌肉對抗阻力時,肌肉長度不變,對應 的關節也沒有可見的活動,等長阻力訓 練時,通常是對抗無法移動的阻力,運動 訓練時,肌肉通常是非最大的收縮用力情 形。常見的等長收縮,包括:用力推牆、 拔河對抗、提重物、握球拍等。 2. 等張阻力訓練(isotonic resistance training)是 最傳統、最常見的肌力訓練模式,使用啞 鈴、槓鈴等重量為阻力,肌肉收縮、關節 活動過程中,因為外在負荷的重量不變, 故稱之為等張阻力訓練,但是實際肌肉內 的張力會改變,也稱為動態收縮(dynamic contraction),對肌肉產生的較大負擔只會 存在於某個角度(通常是力臂最長之處)。 3. 等速阻力訓練(isokinetic resistance training) 是三種阻力訓練之中,最新的肌力訓練模 式,經由特殊設計的訓練設備,能夠讓 肌肉在整個收縮過程中,都維持同樣的速 度,肌肉也都能全力收縮用力,關節活動 範圍內的每一個點上肌肉都産生最大輸出 力量。 下表為三種肌力訓練模式的比較,各有 其優缺點,其中需要運動科技的等速肌力運 動,對於體能與健康情況較差的老年人,應 該是相對較安全、有效的肌力訓練模式。

14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肌肉收縮形式 速度 阻力 調整 等長 無 變異 固定 等張 變異 恆定 無 等速 恆定 變異 絕對 等速肌力運動訓練的主要好處是:(1)提供整個運動範圍內的最佳阻力。等速運動可 以讓肌肉在每個角度和方向的運動中感受到最適阻力,從而有效提高力量和關節靈活性。 (2) 降低受傷風險。等速運動控制運動的速度和阻力,這可以防止可能導致肌肉或關節損傷 的突然受力或拉傷。(3)易於監控和跟踪。等速運動機可以測量肌肉收縮的力量和功率,這可 以幫助專業人士評估個案的進步和表現。使用等速機進行鍛煉是一種力量訓練,無論施加的 力量有多大,都使用專門的設備來保持恆定的運動速度。等速運動機是可用於力量訓練、康 復和測試的專用設備。等速運動訓練的強度可以通過調節運動速度來控制。較慢的運動會增 加強度,而較快的運動會降低強度。它們不是很常見或容易獲得,因為它們非常昂貴並且需 要專業指導。 臨床上有以下四種最常用的等速測力計:Cybex、Biodex、Kin-Com 和 Lido。

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15 然而,使用以上等速運 動設備進行訓練,也有一些缺 點,包括:(1)它需要專門 的設備,這些設備可能非常昂 貴,並且不能廣泛被一般老人 訓練使用。 (2) 對於日常活動 或運動表現來說,它可能不是 很實用或功能性很強,因為大 多數等速機器,只針對單一關 節設計運動模式,並且不模仿 自然運動動作。 (3) 它對於增 加全身肌肉質量或力量可能不是很有效,因為它不易讓全身肌肉負荷足夠的阻力或強度。 (4)由於 運動過程中的高度緊張和壓力,也可能會導致局部的肌肉酸痛。 為了減少上述等速力量訓練既有的不利限制,一些替代性肌肉力量訓練應運而生,例如液 壓和氣壓阻力訓練,如上圖中的藍線呈現類等速肌力的曲線,能夠提供各個關節角度較符合個案 的阻力,而且因為它們比昂貴的等速運動器械,更便宜且更容易獲得,已經成為越來越受歡迎的 肌力訓練系統。液壓系統和氣動系統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液壓系統使用水和油等液體來傳輸動 力,而氣動系統使用空氣來傳輸動力。液壓系統阻力較大、速度較慢,但提供較高的精度和更大 的功率,而氣動系統則適合需要更快、更緊湊的系統、更小的力和精度的應用。以下將以Curves 與HUR兩家最具代表性的類等速肌力訓練系統,分別代表液壓與氣壓系統,來說明目前運動科技 肌力訓練的發展。 Curves 是一家非常受歡迎的健身專營店,使用液壓阻力機為女性提供 30 分鐘的循環鍛煉。 Curves循環訓練是一種按順序進行一系列阻力訓練練習的方法,練習之間的休息時間最少。 Curves液壓阻力機易於使用,因為它們不需要任何重量調整或複雜的設置。它們還適應用戶的力 量和速度,因為當用戶用力推動時它們提供更大的阻力,而當用戶降低用力時,它們提供相對較 少的阻力。 液壓阻力是由流體通過氣缸或活塞的運動產生的。 阻力與用戶施加的力成正比。用戶 移動得越快,阻力就越大。 抗液壓運動可以顯著提高老年人的力量和爆發力。 因此,液壓阻力訓

16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練是一種有效的阻力訓練形式,通過低強度 和中等強度的訓練為老年人帶來益處。另一 方面,HUR (Helsinki University Research) 為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長期研發成功的肌力訓練 系統,則是使用氣動技術提供平穩、安全的 阻力,適應個案本身的力量,產生類等速肌 力的訓練效益。HUR他們還使用智能觸摸技 術,來監控和跟踪用戶的進度和表現,為高 級鍛煉、康復、健康和運動表現,提供智能 計算機化訓練設備和循證鍛煉概念。 然而,Curves 和 HUR 都不是真正的等速 機器,因為它們不能保持恆定的運動速度。 全球最新專為高齡者開發的等速肌力訓練系 統,不僅結合了Curves和HUR既有的優點, 還提供了真正的等速肌力訓練。它提供等速 運動器械,該器械使用電腦控制系統來保持 運動速度恆定,無論用戶施加多大的力。這 樣可以更準確地測量和分析肌肉力量和表 現。 下表呈現四種肌力訓練的比較:包括傳 統重量訓練、液壓阻力、氣壓阻力與等速肌 力,相較於傳統重量訓練,液壓、氣壓與等 速三種肌力訓練科技,受傷風險較低、舒適 度較高、空間需求較小,較容易被體能與健 康較差的高齡者接受,HUR的液壓肌力訓練 系統與最新的電力控制等速肌力訓練系統, 進一步融入智慧科技,提供立即肌力訓練回 饋,與AI教練運動指導,更能正確指導與 激勵參與者進行肌力訓練,同時在不增加管

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17 理人力需求下,減少不當受傷機率與提升訓練效益。使用液壓與氣壓阻力系統,則因受限於液壓與 氣壓阻力唧筒的高磨損與壓力洩漏的困擾,相較於傳統重量訓練與最新的電力控制等速肌力訓練系 統,液壓與氣壓系統的穩定性較差、需要更多的維修。 電力控制等速肌力訓練系統擁有不同型號的等速運動器械,如上肢上推/下拉、上肢胸推/划船、 上肢擴胸/開合、腰部前彎/後仰、腰部扭轉、腿部推蹬、腿部前踢/後勾、腿部內收/外展等,每種型 號都針對不同的肌肉群和關節設計訓練,有助於改善日常生活活動和平衡,參照循環訓練模式,將 各部位肌力訓練串聯起來,方便使用者能在30分鐘完成全身大肌肉群的完整訓練。 動、手部律動與水平律動納入訓練課程,因為他們屬於外在提供可調控的等速(定頻)振動刺激,誘 發身體產生被動的運動,個體不需要進行主動的關節活動與肌肉用力收縮,對身體骨頭、肌肉、韌 帶與關節的負荷相對較低,絕大多數高齡者都能夠完成15-30分鐘以上的律動訓練,非常適合肢體疼 痛、身心疲憊與體弱的個案使用,也很適合作為主要運動之前的熱身或訓練後的緩和運動。 下圖是全身垂直律動的發展歷史,它由早期蘇聯運用於太空人對抗微重力的骨質流失與肌肉萎 縮影響,到選手的訓練、醫院病患的復健治療,再逐漸融入日常生活,發展成為居家運動的人性化 運動科技產品。優質的垂直律動可以穩定提供定向(垂直上下)、定頻、定幅的振動,除了有效誘發 肌內縮反射產生肌肉收縮,達到肌力訓練的效果,全身同時也在落下時,接受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 雖然等速肌力訓練科技,已 經提供了大多數老年人安全的肌力 訓練方案,只要他們能夠主動用力 完成動作到一定的次數,就能夠有 效提升肌力與肌耐力,但是對於很 疲憊、很衰弱、關節疼痛等,沒有 辦法主動用力進行運動訓練的老年 人,尤其是治療中、病癒初期、手 術後的患者,要求這些個案立即使 用等速肌力進行訓練,可能很難持 續完成足夠的訓練次數與訓練量。 針對這些情況,我建議將垂直律

18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衝擊,刺激骨骼與骨髓,誘發骨髓內的間葉幹 細胞增生與分化,減少分化為脂肪細胞、增加 分化為肌肉細胞、骨細胞與關節軟骨細胞的比 例,不僅有助於肌少症的改善,也是預防骨質 疏鬆症、改善關節功能的有效運動方式。 下圖為兩種常見的全身律動模式:左側為 翹翹板左右晃動與垂直上下振動,因為翹翹板 振動會產生單側下肢左右晃動的負荷,對髖、 膝與踝關節產生較大的壓力,而且會對身體平 衡能力有很大的挑戰,高齡者使用時極易造成 下肢關節損傷惡化與發生跌倒的傷害。右側則 為垂直全身律動,兩側下肢平均承受垂直上下 的振動,不會增加各個關節的扭動負荷,藉由 調整振頻、振幅與律動時間,可以精準控制振 動的強度與訓練總量,讓受測者可以選擇能夠 承受的振動衝擊與負荷。垂直律動已經有諸多 研究證實,為有效的肌力訓練與負重訓練,可 以提升功能性體能、肌力、骨質密度、關節軟 骨與平衡能力。 另一方面,手部與舌頭的肌力衰弱也 一直是高齡者重大的困擾,嚴重影響高齡者 的手部操作功能、吞嚥與言語溝通功能,甚 至也會增加呼吸中止症的機率,不僅影響高 齡者的健康與生活品質,也明顯提高失能與 失智的風險。臨床上,復健醫學部門雖然有 職能治療師的手部功能訓練方案,與語言治 療師的舌頭功能訓練方案,但是都只侷限少 數病人的復健治療,社區中缺乏適合一般高 齡者的手部與舌頭肌力訓練方法。針對此一 需求,台灣研發團隊已經完成全球首創的手 部律動肌力訓練系統,提供手部、指部的張 開、抓握的等速(定頻)的被動與主動運動訓 練,在安全可控的情況下,有效提升手部握 力與操控功能,非常受到高齡者歡迎,尤其 是巴金氏症與腦中風等患者。近期也已開 發完成舌頭肌肉的等速(定頻)律動的肌力訓

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19 練,初步臨床試驗有很正向的使用回饋,預期將會提供創新的舌頭肌力訓練科技。 最新的銀髮運動科技趨勢為:採用專利等速運動控制設計,包括:主動的等速肌力訓 練與被動的等速(定頻)律動訓練,為老年人提供最完整、舒適、安全、有效的力量訓練。 因為所有的訓練器材都可設定速度(頻率),所有的機器都允許用戶或教練,可以根據自己 的力量和狀況調整速度、阻力和運動範圍,而且他們還有效利用智能技術來整合、控制、 收集和分析用戶的健康狀況、生理反應和運動數據,持續機動調整訓練速度、頻率與訓 練量。 未來串接整合中的智慧精準運動管理系統,將經由物聯網整合所有的等速(定頻)的訓 練科技器材,專家可以配合個案的體能與健康狀況,提供個案客製化運動介入處方與即時 AI教練互動指導,納入精準運動處方執行與管理。希望將等速肌力運動科技與人工智慧科 技的整合,應用於銀髮族的精準運動訓練,持續 優化精進成為世界最佳的健康老化訓練系統,從 健康評估與管理、智慧化運動健身設備、精準運 動計畫、運動數據分析到專業諮詢建議,協助建 構完整的智慧健身房,提高智慧健身房的運作效 率,並藉由數據分析與收集,更有效率地針對目 標執行營運與服務計畫,為專業指導者與使用者 之間建構嶄新的互動與服務模式。

20 SPORTS IMPACT 市場動態 2024國際運動科技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 / 運動科學 https://www.sportscience.com.tw 作者 / 相子元 近年來,運動科技領域蓬勃發展,全球運動科技市場從2022年至2027年將成長將近300億 美元,在歐洲運動科技融資也創下歷史新高,2022年新創公司共籌集14億美元,且持續成長。 同時,全球運動領域應用人工智慧的市場預估在2016年至2026年將以28.72%的複合年成長率增 長。預估至2025年運動數據分析市場投資將達45億美元。這些數據皆顯示,運動科技不僅在金 融上取得巨大成功,且在技術應用上取得長足進展,由此可見運動科技產業前景可期。

體育用品專刊 • 市場動態 21 綜合整理全球各個運動科技趨勢之研究及調查,歸納出三個主要方向,分別為前瞻技術創 新應用、數據分析精準預測及人工智慧平台商模。 前瞻技術創新應用 物聯網整合智能場館、虛擬體驗、5G即時串流和穿戴式裝置等新興技術正改變著運動的觀 看和參與方式。智能場館提供更多的數據和互動體驗,而5G即時串流使觀眾能夠隨時隨地觀看 比賽。同時,穿戴式裝置的應用不僅可以監測運動員的表現,還能使一般民眾對自身健康狀態 有所掌握。 數據分析精準預測 隨著全球體育市場的投資增加,對體育數據分析的需求也在增長。預計到2025年,這一領 域的投資將達到45億美元。建立資料庫、給予建議、戰術制定、表現分析以及運動傷害預防等 方面的數據分析應用日益受到重視。

22 SPORTS IMPACT 市場動態 人工智慧平台商模 人工智慧不僅僅應用於比賽裁判和球員表現分析,還包括球迷參與、社交平台、對球員 球團未來發展的預測等。影像辨識演算法的進步提高了比賽裁判的準確度,而預測技術則使 球迷更能參與並預測比賽結果。 科技高速發展與全球議題影響兩大因素,共同推動著運動科技的前進。全球5G的快速發 展、人工智慧的普及,幾乎所有產業皆受到AI發展影響,以及感測科技軟硬體的進步,緊密 貼合了使用者的需求。同時,全球流行疾病使得健康意識提升,推動了新型運動型態和穿戴 式裝置的需求。大型運動賽事也越來越關注永續議題和減少碳排放量,運動製造產業朝向環 保材料方向發展。 不過,國際與台灣的運動產業現況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包括熱門運動項目、市場規模、 國情、民眾參與度、政策導向等多方面。國外的高速發展領域未必適合直接套用至台灣。因 應國際運動科技趨勢,台灣運動科技的業者與研發人員必須透過深度跨域、運科應用、創新 商模及國際輸出,藉此提升本土產業價值,帶動運動科技發展,期望2024年台灣能在全球運 動科技領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參考文獻: • Newsome, A’Naja M.; Reed, Rachelle; Sansone, Jessica; Batrakoulis, Alexios; McAvoy, Cayla; W. Parrott, Matthew Less. 2024 ACSM worldwide fitness trends: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 health and fitness industry. 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 (2024) 28(1):14-26, January/February. • Zhao Lingjun, Yang Qinglin, Huang Huakun, Guo Longtao, Jiang Shan, Intelligent wireless sensing driven metaverse: A survey,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2024) Vol 214, Pages 46-56.

體育用品專刊 • 市場動態 23 穿戴科技:打造智慧運動時代 資料來源 / 運動科學 https://www.sportscience.com.tw 作者 相子元、奚聖林 自從 Apple Watch 問世後,穿戴科技開始成為全球健身市場的主流趨勢,根據美國運動醫 學會的年度調查顯示,健身愛好者多數都使用穿戴科技,尤其是智慧手錶(延伸閱讀︰2023年全 球健身趨勢)。 穿戴科技最典型的應用是記錄運動數據和監測心率,讓運動族群能根據紀錄訓練量和監測 強度,設計更精確的訓練計劃,有助於提升運動效能。美國運動醫學會非常重視穿戴科技,因 為它對健身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股穿戴科技的熱潮得益於蘋果等科技公司的推動,讓智 慧科技產品越來越普及於生活中;這些智慧科技能提供使用者各式各樣的生理資訊,例如心率 和血氧,有助於預防潛在的健康問題,讓人們可以時刻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問題並 採取相應的措施。延伸閱讀︰疫情時代穿戴裝置的應用、Covid-19再度引發穿戴科技的熱潮、 穿戴式裝置能幫助我們了解新冠肺炎後遺症 在過去若想量測這些數據,需在實驗室中額外配戴一些大型設備,不僅不方便,也無法持 續長時間監測,如今有了穿戴科技,這一切都變得簡單易行,我們可以輕鬆地戴著智慧手錶進 行日常運動,自動記錄數據、關注身體狀態,最終能「量化自己」進行自我評估。不過穿戴科 技的精確度可能會因軟體或硬體設計而有所不同,使用者可以將其作為長時間身體變化的參考 依據,隨之調整自身活動計劃,以維持更好的運動習慣及身體狀態。延伸閱讀︰穿戴裝置的偵 測原理 此外,穿戴科技的應用不僅限於作為單純的監控設備,目前穿戴科技結合許多運動科學的 研究,在軟體端已能提供不同運動項目的訓練指標和訓練計劃等高階功能,讓使用者的運動體 驗更加充實;如果你是一位運動愛好者,甚至能搭配穿戴裝置制定訓練目標、追蹤訓練過程,

24 SPORTS IMPACT 市場動態 有計畫性的完成一系列完整訓練。而現今軟硬 體的發展已不再需要隨身帶著手機傳輸,因為 所有功能都會先儲存於身上穿戴的硬體中,未 來穿戴科技的發展將更加精彩,除了手錶,可 能還將應用在眼鏡、衣服及鞋子等地方。延伸 閱讀︰科技輔助健身運動,讓訓練更有效率 總結來說,穿戴科技正改變著我們的運 動世界,它讓我們能夠長時間監測自己的運動 數據並提高運動效能,同時還能輕鬆「量化自 己」,了解自己的運動情況進一步改善;穿戴 科技在運動科學、健康科學和醫學等領域扮演 著重要角色,幫助我們設計更有效的訓練計劃 和預防健康問題。讓我們一起期待穿戴科技未 來的更多發展,無論是運動愛好者還是關注健 康的人士,穿戴科技都是值得擁有的利器,它 將讓你的運動之旅更有趣,同時幫助你達到更 好的訓練效果,趕快穿戴起來,探索運動科技 帶來的無限可能吧! 參考文獻: • Thompson, W. R. (2023). Worldwide survey of fitness trends for 2023. 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 27(1), 9-18. • Lee, Y. S., Ho, C. S., Shih, Y., Chang, S. Y., Róbert, F. J., & Shiang, T. Y. (2015). Assessment of walking, running, and jumping movement features by using the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Gait & Posture, 41(4), 877-881. • Quer, G., Radin, J.M., Gadaleta, M. et al. Wearable sensor data and self-reported symptoms for COVID-19 detection. Nature Medicine 27, 73–77 (2021). • Ates, H.C., Yetisen, A.K., Güder, F. et al. Wearable devices for the detection of COVID-19. Nature Electronic 4, 13–14 (2021).

體育用品專刊 • 市場動態 25 2024台灣總體經濟預測 資料來源 / 台灣經濟研究院 https://www.tier.org.tw 台灣經濟研究院於112年11月8日上午九時,假集思交通部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舉辦 「2024年景氣展望與產業趨勢研討會」,本次會議由張建一院長率領各領域專家,探索 2024年經濟情勢展望,並針對我國整體產業,剖析國內外經濟局勢與產業動向,提出本院 精闢論點及解析。 2023年受到高利率、高通膨與中國疫後經濟表現不如預期等因素影響,令全球終端 產品需求疲弱,導致各國製造業活動放緩,加上美中晶片禁令擴大、俄烏戰爭及以哈衝突 至今未歇,全球地緣政治趨向集團對抗,對全球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產生影響。在台灣方 面,內需服務業在疫後呈現擴張態勢,零售、觀光及人員運輸等產業表現較2022年明顯改 善,不過受到全球貿易擴張力道減緩,不僅衝擊台灣出口與外銷訂單表現,連帶也使得企 業投資受到影響,令台灣經濟成長率在2022年第四季及2023年首季呈現連續衰退,第二季 才由負轉正。 展望2024年台灣經濟,隨著美、中兩 大經濟體分別面臨消費及投資的不利因素困 擾,雖然其他主要經濟體如歐洲表現可望回 溫,新興市場及開發中經濟體的經濟表現也 優於2023年,但仍難以支撐美、中經濟疲軟 的局勢,故國際主要預測機構皆認為2024年 全球經濟成長速度較2023年略低,不過仍預 期全球商品貿易呈現復甦態勢,有助於台灣 對外貿易表現可望漸趨穩定。整體來看,台 灣外銷訂單及出口年增率已見谷底回溫,出

26 SPORTS IMPACT 資 訊 動 脈 口已於9月重回正成長,2024年將延續此波 復甦態勢。投資需求在半導體投資回溫帶 動,配合新興科技、淨零排放等投資需求持 續,2024年民間投資轉為正成長,加上民 間消費表現依舊穩健,故2024年台灣經濟 成長主要仰賴消費與投資支撐,外需表現 回溫,2024全年經濟成長幅度較2023年為 高。根據台經院於2023年11月公布之最新預 測,2024年GDP成長率為3.15%,較2023年更 新後1.43%增加1.72個百分點。 在民間消費部分,鑒於基本工資與軍 公教員工薪資調整,以及調升每人的基本生 活費免稅額,可望挹注民眾可支配所得增 加,且民眾跨境旅遊需求仍大,加上就業市 場穩定亦支撐內需表現,有助民間消費穩健 成長,然2023年比較基期已高,2024年成長 率及貢獻度將明顯下滑,預測2024年民間消 費成長率為2.54%,較2023年修正後成長率 7.73%減少5.19個百分點。 在固定資本形成方面,2023年以來受到 主要國家大幅升息之累積效應影響,全球經 濟需求不振,產業積極去化庫存,投資需求 明顯下滑,令2023年民間投資表現低迷。展 望未來,有鑑於庫存已逐漸回到正常水準, 廠商先前遞延的投資將於2024年逐步落實, 淨零排放目標加快綠色投資,加上政府及公 營事業投資穩健,加以民間投資與出口連動 性高,2024年出口回溫,有助於民間投資成 長轉正,且2023年比較基期較低,故預測 2024年固定資本形成成長率為4.39%,較2023 年修正後成長率-5.36%增加9.75個百分點, 其中民間投資2024年為3.66%,較2023年修正 後成長率-7.29%增加10.95個百分點。 在貿易部分,2023年以來受到美歐終端 需求疲弱,中國疫後復甦表現不如預期,加 上地緣政治干擾持續、上半年全球通膨壓力 仍大等因素影響,令2023年前三季台灣進出 口與外銷訂單均呈現雙位數衰退態勢,不過 隨著高基期已過,加上廠商去化庫存力道已 告一段落,在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需求、AI 新興應用不斷擴展等需求帶動下,9月出口年

體育用品專刊 • 資訊動脈 27 增率已由負轉正,第四季可望 延續正成長表現格局。展望未 來,受惠於2024年全球商品需 求復甦,帶動全球貿易成長, 依IMF預測,2024年全球貿易 成長年增率將由2023年0.9%增 加至3.5%,加上新興科技運用 進一步推升半導體需求,預期 2024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有望 恢復成長態勢,有助於帶動台 灣外貿表現回溫。據此,預測 2024年輸出與輸入成長率分別 為5.03%及5.44%,輸出較2023年增加8.31個百分點,輸入較2023年增加7.68個百分點。 最後,在物價及貨幣政策部分,2023年以來受到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使得能源等商品類價 格走低,然受到疫後勞動市場緊俏,服務業人力需求強勁,令服務類價格漲幅仍大,致使主要 經濟體整體通膨率回降速度有限,IMF預測全球通膨率從2023年的6.9%下滑至2024年的5.8%, 顯示全球通膨壓力仍大。展望未來,儘管台灣物價不至於有持續攀升的可能,然隨著台灣經濟 逐漸轉好,加上氣候變遷、疫後缺工問題、地緣政治衝突風險等因素仍存,將使得通膨緩步回 降,故預測2024年CPI成長率為1.8%。在匯率方面,美、歐升息週期已近尾聲,惟預期將維持 高利率一段時間,持續引導通膨降溫,直到經濟發生衰退才有可能再出現降息的動作,因此預 測2024年平均新台幣兌美元31.20元,較2023年修正後匯率微幅升值0.05元。 展望未來,全球經濟仍將面臨諸多挑戰,例如美國消費動能是否持續、原物料價格走勢、 中國經濟前景,以及各國央行貨幣政策走向等,這些因素都將影響台灣貿易與投資表現,值得 預先研判並加以關注。 首先,美國民間消費在疫情解封後持續擴張,主要來自於疫情期間的超額儲蓄,根據聯 準會(Fed)統計,2020年第二季美國民眾的超額儲蓄接近1兆美元,其後隨著疫情解封逐步減

28 SPORTS IMPACT 資 訊 動 脈 台經院總體經濟指標預測 (2023/11/8) 單位:新台幣億元,2016年為參考年(NT$100 million);%

體育用品專刊 • 資訊動脈 29 少,2022年起儲蓄用盡,民眾改以信用貸款及信用卡借款方式支應,2023年第二季負儲蓄 (即貸款)已達2,500億美元,同時期的信用卡未償還餘額突破1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且 隨著聯邦基金利率上揚,信用卡利率也已達24.5%,為疫情以來新高水準,由於負債金額 及利率均高,要維持消費擴張對美國民眾來說充滿挑戰,倘若美國消費動能趨緩,也將對 亞洲各國的出口表現增添新變數。 其次,原物料價格仍是企業最關心的經濟指標之一。以2023年為例,首季國際油價維 持在80美元左右,但第二季中國解封經濟復甦不如預期,使得油價跌至70美元,同時期金 屬及食物類商品價格也下跌,不過到了第三季,隨著OPEC國家減產加上各國需求增加, 油價由70元漲至90美元價位,鐵礦砂等原物料價格也隨之上揚,再加上美元走強,輸入型 通膨使廠商生產成本大增。由於近年國際原物料價格週期受到疫情及俄烏戰爭等因素影 響,使廠商難以判斷未來走勢,因此原物料價格也成為2024年影響台灣經濟的不確定因素 之一。 再者,受到中國民眾消費意願低迷及房地產不振影響,令中國疫後經濟復甦未如預期 般強勁,雖然2023下半年各項數據已有起色,但展望2024年,美國貿易封鎖壓力仍在,加 上占經濟四分之一的中國房地產市場依舊低迷,其經濟能否回到疫情前水準仍有變數,也 將影響台灣對中的出口貿易表現,進而影響廠商營運成果。 最後,歐美升息雖已接近目標上限,但2024年通膨預期仍在2%以上,除非有特殊因 素如金融危機,否則歐美央行很難提前降息來刺激經濟。但高利率也會如高通膨一般影響 民眾購買力,並降低企業投資意願,對消費及投資不利,另一方面,對於高負債的政府、 企業及民眾,高利率的利息支出也可能引發違約風險,對於金融市場形成強大壓力。此 外,日本央行在新任總裁上任後,殖利率政策已開始微調,由於日、台間機械、汽車及觀 光等產業高度競爭態勢,一旦日本貨幣政策轉向也將牽動台灣相關商品及服務貿易的表 現,勢必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資料來源 : 台灣經濟研究院 https://www.tier.org.tw

RkJQdWJsaXNoZXIy MjIwMj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