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期專刊

12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國際近期的相關研究顯示(如上圖):靜態坐式生活(不運動-橘色虛線)會比一般正常老人(黑色 實線),加速肌力衰退的速度,提早進入肌少症與失能的狀態;相反的,有規律運動老人,包含: 單純心血管/有氧運動習慣(黃色虛線)與混合/肌力訓練(灰色虛線),都能延緩老人隨著年齡增長的 肌力衰退現象,其中特別強調肌力訓練對延緩失能的效益,比單純有氧運動更好。但是,目前高 齡者運動推廣,偏向以溫和、不激烈為原則。例如散步、體操、騎固定式腳踏車,以及太極拳、 外丹功、香功等,大多從事低、中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肌力訓練相對缺乏。 肌力訓練才是對抗肌少症最有效的方法,因為肌力訓練可以刺激肌肉生長和提升力量。肌 力訓練的歷史始於古希臘時代。希波克拉底倡議“用進廢退”,解釋了重量訓練背後的基本原理。 而漸進式阻力訓練,則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的傳說:克羅頓的摔跤手米洛,每天都背著一頭新 生的小牛進行訓練,直到小牛完全長大。公元2世紀,另一位希臘人蓋倫醫生描述了如何使用 halteres(啞鈴的一種早期形式)進行力量訓練,手握住halteres擺動,提供跳遠的助力。之後早 期的啞鈴則是由沙袋和鉛製成的。在1900年代初期,槓鈴被開發出來。槓鈴使運動員更容易提 高舉量的能力。而且由於槓鈴的重量可以調節,方便讓更多力量不同的人使用。在1940年代, 臥推被設計融入健身方案。1950 年代,美國健身大師傑克·拉蘭 (Jack LaLanne) 開發了第一台繩

RkJQdWJsaXNoZXIy MjIwMj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