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期體育專刊

體育用品專刊 • 市場動態 21 11.4%(詳見圖5)。 另外,在健身中心的銷售額方面(詳見 圖6),除110年受疫情三級警戒影響,銷售 額為近五年最低之外,111年開始銷售額便已 回升至疫情前水準,111年銷售額為153.4億 元,較前一年大幅度上升24.1%,爾後銷售額 逐年增長,至113年則成長至186.6億元,創 近五年新高。 近年隨著政府持續推動全民運動政策, 以及民眾對健康的意識逐漸提升,運動服務 業的發展呈現逐年成長之趨勢,除110年因受 新冠疫情影響,銷售額大幅下降,然而運動 服務業之營利事業家數不但未受疫情影響, 反而在疫情下仍持續增長。此外,近年來台 灣競技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中屢創佳績,自109 年東京奧運奪得2金4銀6銅的佳績後,台灣選 手在113年巴黎奧運延續氣勢,再添2金5銅的 榮耀。另外,113年11月台灣更在世界12強棒 球賽中奪冠,讓「羽球熱」與「棒球熱」持 續燃燒,吸引各年齡層民眾投入運動風潮。 隨著後疫情時代來臨,民眾對健康的重視程 度日益提升,規律運動的比例逐年攀升,運 動用品與健身課程的銷售額在疫情後穩步成 長,帶動整體運動服務業發展,113年全台運 動產業營利事業家數突破5,000家,銷售額更 達484.9億元,創下歷年新高。 為支持國內運動科技之發展,行政院 推動「台灣運動×科技行動計畫—Sports Everywhere」,於111年至115年間投入46 億元,全面提升運動選手的競技能力、擴 大國人運動參與度,並加速科技與運動產 業的融合,推動台灣成為亞太運動科技重 鎮。此外,為了進一步推動運動產業發 展,行政院在113年巴黎奧運後宣布,將體 育署升格為運動部,規劃設立「全民運動 署」以強化全民運動推廣、另設立「國家 運動產業發展中心」以提升運動產業競爭 力,並整合「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與「國 家運動科學中心」,以統籌運動產業、人 才培育及運動科學研究應用等重要領域。 在創新科技發展的推動下,運動與科 技的結合已成為政府與民間企業的核心發 展方向。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 發布的113年全球運動趨勢報告,「穿戴式 裝置科技(Wearable Technology)」已連 續兩年蟬聯全球熱門運動趨勢第一名,而 根據教育部體育署113年運動現況調查,高 達46.4%的民眾表示目前有使用穿戴式裝 置來記錄運動數據。疫情的影響加速了運 動產業的數位化發展,使運動健身不再受 限於運動場館,民眾可以透過線上教練、 健身APP在家自主訓練,並搭配智慧穿戴

RkJQdWJsaXNoZXIy MjIwMj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