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 IMAPCT 體育用品專刊第100期 2025.5 中華民國72年12月創刊 發行人: 陳穗榮 主 編: 溫麗雪 編 輯: 楊梅鳳 陳汝卿 張鳳嫚 李悅嫥 鄧若憲 發行單位: 臺灣體育用品工業同業公會 104030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22號8樓 電話: 02-2594-1864 傳真: 02-2591-9396 www.sports.org.tw 歐樺設計印刷品有限公司/和盈彩印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11057台北市士林區福港街112號 電話: 02-5578-4244 專題報導 市場動態 資訊動脈 活動櫥窗 趨勢指南 人工智慧在運動之應用 運動科技新創實證系列報導: 運動科技新創結合高爾夫訓練背景介紹 穿戴式裝置新創結合高爾夫訓練需求探索(Demand forecast) 穿戴式裝置新創結合高爾夫訓練實證調適(Design thinking) 穿戴式裝置新創結合高爾夫訓練優化開發(DevSecOps Tools) 2025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及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邁向科技賦能、 展望綠色永續商機 TAIPEI CYCLE與TaiSPO圓滿落幕匯聚逾80國買主展現創新、 永續及健康商機 2025全球健身三大趨勢 活動花絮 展覽計畫 2025年1月至3月 我國體育用品產業出口至全球情勢比較 我國體育用品產業出口至全球依洲別/國家/號列排名 我國體育用品產業進口至全球情勢比較/依洲別排名 我國體育用品產業進口依國家/號列排名 Contents 04 10 12 14 17 20 23 26 32 34 36 37 44 45 廣告價目表 封 底﹙全頁彩色﹚NT$20,000 封面裡﹙全頁彩色﹚NT$15,000 封底裡﹙全頁彩色﹚NT$10,000 內 頁﹙全頁單色﹚NT$ 5,000 請洽詢會務組 分機18 楊組長
4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人工智慧在運動之應用 相子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講座教授 在過去的幾年中,感測科技和物聯網(IoT)在許多領域變得越來越流行,因此,人 工智慧(AI)透過各種數據收集管道被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運動是一個典型的AI應用 領域,利用AI來提升運動表現和減少受傷及提高民眾參與度,結合先進科技與AI輔助的訓 練方法,不僅能提高運動員的表現,也讓一般民眾在運動中享受到更好的體驗。AI正影響 著幾乎所有主要的運動賽事,如奧運會和大型職業運動,美國職籃(NBA)、美國大聯盟職 棒(MLB)及國際足球總會(FIFA)等。從這一趨勢可以看出,教練和運動員越來越需要AI技 術來幫助他們開發更聰明的訓練方法,運動中的AI應用其實與其他領域並無太大不同,主 要方向是利用感測器系統或基於影像系統蒐集在運動中的數據,AI可以充分利用在運動場 收集的數據,搭配適合的演算法,就能夠提供運動員和教練所需要的關鍵資訊。需要注意 的是,大多數AI在運動中的應用仍處於開發階段,為了滿足需求,必須超越僅僅是數據蒐 集,將其轉化為實際有助於運動員達到其提升表現的有意義資訊。結合AI技術和運動科學 領域的知識是未來運動AI發展的關鍵。 運動賽事或訓練通常會結合多種感測訊號進行分析,包括上述之感測及影像科 技。2022年的世界盃足球賽中,使用了多項高科技輔助裁判及協助整體賽事順利進行,讓 具有爭議的情況藉由人工智慧辨識,提供裁判更為清晰可靠的裁決依據,並讓所有球員、 教練或球迷對判決結果都能心服口服。這種同步整合感測器與影像科技二種不同的資訊來 源,經過人工智慧辨識分析後做精準判決,為運動科技感測融合的最佳範例。相信未來會
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5 有更多結合視覺與穿戴搭配的科技,透過 AI提供更精準的運動資訊及更公平的判決 依據,提升運動表現,同時為觀眾提供更 好的娛樂體驗。 近年來科技產業如電腦視覺、感 測科技、訊號傳輸、數據分析等領域快 速發展,使得AI在運動中的應用日益成 長,在2024年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全球健 身趨勢調查,除了「穿戴科技(Wearable Technology)」維持健身趨勢最熱門的趨 勢,「數據導向訓練科技(Data-Driven Training Technology)」也首度進入前20名 的趨勢,說明日益成長的運動數據分析市 場,也越來越多球團傾向尋求量化分析選 手的運動表現,建立資料庫、給予建議、 戰術制定,可以發現表現分析以及運動傷 害預防等方面的數據分析應用正受到重 視。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AI在運動領域的應 用前景將更加廣闊,以下為AI在運動中的幾個 主要方向。 AI協助訓練 AI在運動訓練中的應用日益廣泛,為運 動員和教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首先,AI 在數據分析方面的應用極為重要。通過穿戴設 備可以即時收集運動員的各項數據,如心率、 速度、步伐、力量等。這些數據經過AI的分析
6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後,可以幫助教練制定更科學的訓練計劃,針對每位運動員的特點進行個性化訓練。通 過分析大量的訓練數據和運動員的表現,AI可以找出最有效的訓練方法和策略,並根據 運動員的進步情況動態調整訓練計劃。例如,AI可以分析運動員的跑步姿勢,找出不良 習慣並提出改進建議,從而提高運動效率。AI也可以根據運動員的疲勞程度和恢復狀 況,調整訓練強度和內容,確保運動員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其次,AI在訓練監控和回饋 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AI系統可以即時監控運動員的訓練狀況,並根據數據提供即時 回饋。例如,在力量訓練中,AI可以監測運動員的動作是否標準,並即時提示運動員進 行調整,確保每個動作都能達到最佳效果。此外,AI在運動訓練中的應用還包括虛擬教 練和智能健身設備。這些設備可以根據運動員的即時表現提供即時回饋和指導,幫助運 動員更有效地完成訓練。整體而言,AI在運動訓練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訓練的科學性和 效率,還在訓練監控、回饋和計劃優化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幫助。 AI比賽分析 AI在運動賽事中的數據分析應用,已經徹底改變了運動的面貌。首先,AI在數據 收集和處理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透過攝影機和感測器可以即時收集運動員的各項數據,
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7 如速度、位置、心率等。這些數據經過AI的處理和分析,可以提供精確的比賽數據, 幫助教練和運動員了解比賽中的每一個細節。例如,在足球比賽中,AI可以追蹤每位 球員的跑動軌跡、控球時間和傳球成功率,這些數據可以用來分析球員的表現和制定 戰術。其次,AI在比賽策略的制定中也發揮了關鍵作用。通過分析歷史比賽數據和對 手的比賽影片,AI可以模擬對手的戰術和動作,幫助教練制定更有效的比賽策略。此 外,AI還可以用於即時比賽分析和回饋。通過即時數據分析,AI可以在比賽進行中 提供即時回饋,幫助教練和運動員做出快速決策。例如,在籃球比賽中,AI可以分析 每次進攻和防守的效果,並即時提供改進建議,這攸關比賽的勝負。AI在運動賽事中 的應用還包括比賽結果的預測。通過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AI可以分析大量的歷 史數據,預測比賽的結果。總之,AI在運動賽事中的數據分析應用,不僅提高了比賽 的科學性和精確性,還在策略制定和即時回饋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AI預防傷害 AI在運動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尤其在預防運動傷害方面展現了顯著的潛力。 首先,透過穿戴式裝置收集運動員的各種數據,如運動表現、訓練負荷、受傷歷史、 體能測試和睡眠模式等。這些數據被用來建立AI模型,評估運動員在未來一段時間 內受傷的可能性,並提出警報。例如,AI可以分析運動員的跑步姿勢,識別出可能 導致膝蓋或踝關節受傷的異常動作,從而建議運動員進行姿勢調整或改變訓練計劃。 其次,AI虛擬教練系統利用機器視覺技術和3D攝影機,即時捕捉和分析運動員的動 作。這些系統可以像真人教練一樣,對運動員的動作進行識別和糾正,幫助運動員保 持正確的姿勢,減少因動作不當而導致的傷害風險。AI在預防運動傷害方面的應用不 僅提高了運動員的安全性,還提升了訓練和比賽的效率。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AI將 在運動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運動員提供更全面的保護和支持。 AI球隊管理 AI在球隊管理中的應用,為教練和管理層提供了強大的工具,提升了球隊的 整體運營效率。首先,AI在球員招聘和評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透過數據分析,AI
8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可以分析球員的比賽數據、體能測試結果和 過往表現,幫助球隊找到最適合的球員。此 外,AI還能協助球隊的日常管理。通過自動化 系統,AI可以處理球隊的行政事務,如賽程安 排、訓練計劃和後勤管理,減少人工錯誤,提 高工作效率。例如,AI系統可以根據球員的 訓練和比賽數據,自動調整訓練計劃和休息時 間,確保球員在最佳狀態下參加比賽。整體而 言,AI在球隊管理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球隊 的運營效率,還在球員招聘和日常管理等方面 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AI助理裁判 AI在運動比賽裁判判決中的應用,顯著提 升了比賽的公平性和準確性。首先,AI技術能 夠即時分析比賽中的關鍵瞬間,提供精確的判 決。例如,在足球比賽中,AI輔助的半自動越 位判讀系統(SAOT)利用多角度攝影機和電腦 視覺技術,快速生成球員和球的3D影像,幫助 裁判做出準確的越位判決。這不僅減少了人為 錯誤,還提高了判決的速度,避免了比賽的中 斷。其次,AI在主觀動作評分運動項目中的應 用也非常廣泛。例如通過三維影像和機器學習 技術,AI可以追蹤體操選手的身體動作,分析 其姿勢、速度和角度,協助裁判做出更精確的 評分。這種技術減輕了裁判的負擔,並且減少 了主觀判斷帶來的爭議。總之,AI在運動比賽 裁判判決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判決的準 確性和公平性,還在即時分析和回放等方 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AI新聞編輯 AI在運動新聞編輯和播報中的應用, 顯著提升了新聞製作的效率和品質量。首 先,AI技術能夠自動生成新聞報導。利用 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AI可以從比 賽數據中提取關鍵資訊,並自動撰寫新聞 稿。例如,當一場比賽結束後,AI可以即 時生成比賽報導,包含比分、關鍵事件和 球員表現等內容,確保新聞的時效性和準 確性。其次,AI在影片編輯中也發揮了重 要作用。AI可以自動剪輯比賽的精彩片 段,生成精彩重播影片,並添加適當的字 幕和解說。這不僅節省了人力,還提高了 影片內容的吸引力。此外,AI還能提升新 聞播報的個性化體驗。通過分析觀眾的偏 好和行為數據,AI可以推薦個性化的新聞 內容,並自動生成適合不同觀眾的新聞報 導。例如,AI可以根據觀眾的地理位置和 興趣,提供本地比賽的即時更新和分析。 總之,AI在運動新聞編輯和播報中的應 用,不僅提高了新聞製作的效率和品質, 還在自動生成新聞、影片編輯和個性化推 薦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9 態,增強粉絲與球隊之間的互動。例如,許多運動俱樂部使用AI聊天機器人來回答粉絲的 常見問題,並提供即時的比賽更新和統計數據。整體而言,AI在提升運動粉絲參與度方面 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從個性化內容推薦到社交媒體互動,再到沉浸式觀賽體驗,AI技術 使得粉絲能夠更深入地參與和享受運動賽事。 結語 AI技術在運動中的應用前景可期,無論是提升運動表現、減少受傷風險,還是提高比 賽的公平性和觀賞性,AI都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AI在運動中的應用將 會越來越廣泛,為運動員、教練和觀眾帶來更多的便利和樂趣。未來,結合AI技術和運動 科學領域的知識,將是運動AI發展的關鍵。台灣在硬體及軟體方面擁有強大的實力,但在 運動應用上還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透過結合本土優勢,加大對運動科學的重視和投資, 可以期待台灣在運動AI取得更好的成果,為運動帶來更多的創新和突破。 AI粉絲互動 AI在提升運動粉絲參與度方面發 揮了重要作用,為粉絲提供了更豐富 和互動的體驗。首先,AI技術能夠提 供個性化的內容推薦。通過分析粉絲 的觀看歷史和偏好,AI可以推薦相關 的比賽、新聞和影片,確保粉絲不會 錯過任何重要的賽事或更新。例如, 運動媒體平台利用AI算法,根據用戶 的興趣推薦即時比賽和精彩片段,提 升觀看體驗。其次,AI在社交媒體互 動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AI驅動的 聊天機器人和虛擬助理可以即時回應 粉絲的問題,提供比賽資訊和球員動
10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運動科技新創實證系列報導(一): 運動科技新創結合高爾夫訓練 背景介紹 2024年台灣棒球隊榮獲世界棒球12強冠軍賽的世界冠軍,引起全國人民沸騰,有網友在社 群平台上分享一個畫面,選手在比賽中場拿著一張A4紙在討論比賽戰略,而這張A4紙背後是來 自於棒球情蒐團隊的成果,透過攝影機(美國棒球大聯盟則稱之為鷹眼)來將球隊在球場上練 習及比賽打擊數據擷取下來,再透過軟體進行數據分析,來算出選手的進壘速度、角度亦或是 關節動作等,顯示棒球早已導入科學化訓練。 除了棒球之外,不少運動也應用科學裝置在訓練上,筆者在去(2024)年曾分享過高爾 夫的科學化訓練相關文章,選手或教練會使用 TrackMan、Garmin R10 等影像化儀器來輔助使 用者紀錄揮桿動作影像及擊球數據。由於科學化訓練已日漸普及至不同運動訓練中,且政府對 於運動科技提出一系列產業促進政策進行支持,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不少新創廠商也投 圖片來源 / https://www.freepik.com
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11 入運動科技訓練,例如棒球情蒐–灼 見數據、高爾夫場域管理及訓練– Golface(綠夾克)等。 高爾夫運動具備消費潛力成為運動科 技新創切入點 根據 The R&A 2023 年調查,高 爾夫球運動人口近7年成長34%,為全 球發展最快的運動,台灣則以每年以 15%速度成長,且年齡層有逐漸年輕 化的趨勢,高爾夫相關配備不少,包 含球桿、球裝、高爾夫球鞋等。有百 貨業看準這波高爾夫商機,像是信義 圖1:現階段高爾夫教學均會搭配影像紀錄作教學輔助 圖片來源:資策會團隊同仁拍攝 參考資料來源:The R&A,https://www.randa.org/ 作者 / 壽邇琪 新光三越在A9館特別設立高爾夫品牌專區樓層,在樓層裡也特別設置室內模擬器供消費者試用相關 產品,顯示高爾夫人口是具備相當的消費潛力,可以作為運動科技廠商切入的突破口。 資策會運用4D手法為運動科技新創作高爾夫訓練實證 資策會近年轉型為提供數位轉型顧問服務,協助國內新創廠商產品提供場域作實證為主要顧 問服務之一,有鑑於上述運動科技協助科學化訓練的趨勢,以及高爾夫市場消費潛力,故本次實證 系列報導首先以運動科技新創結合高爾夫訓練為主題進行分享,如何運用資策會4D手法,從洞悉 需求(Demand forecast)、實證調適(Design thinking)、優化開發(DevSecOps Tools)、產業擴 散(Diffusion),運用資策會的高爾夫模擬器場域來建立運動科技新創產品在高爾夫訓練的服務模 式,再擴散到外面的高爾夫球學苑作商模驗證,以完成一套新創結合高爾夫訓練服務模式。 資料來源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數位轉型研究院 www.find.org.tw
12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運動科技新創實證系列報導(二): 穿戴式裝置新創結合高爾夫訓練 需求探索(Demand forecast) 資策會運用4D手法,從洞悉需求(Demand forecast)、實證調適(Design thinking)、優化開 發(DevSecOps Tools)、產業擴散(Diffusion),輔助運動科技新創團隊釐清運動產業和使用者需 要,並定義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價值,以高爾夫球為此次實證運動主題,期望能以價值訴求為核心, 透過新創所開發之創新產品來提高高爾夫使用者運動體驗,並且將科學化運動訓練的觀念能更深化 於我國運動產業,以下將依序從4D手法開始說明運動科技新創實證過程。 確立實證目標:運動科技穿戴式裝置用於高爾夫訓練服務情境 本次實證目標為探討運動科技新創穿戴式裝置用於高爾夫訓練的可能性及使用情境,包含「動 作感測裝置」及「智慧感測鞋墊」,來規劃運動科技新創產品的高爾夫球訓練服務模式。 圖片來源 / https://www.freepik.com 圖片來源 / https://www.freepik.com
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13 Step1:洞悉需求(Demand forecast) 首 先 從 洞 悉 需 求(D e m a n d forecast)開始,分為市場競品分析、新 創業者測試需求訪談以及高球使用者需 求訪談共三個面向: 市場競品分析:針對目前高爾夫 穿戴式裝置訓練市場競爭者,一般高爾 夫訓練上常在使用的動作感測裝置包含 K-coach / K-vest、Gears 等,而與智慧 感測鞋墊類似的重心訓練產品則有力板 (Smart2Move)、重力毯(BodiTrak) 等,藉此歸納出我國新創產品的優劣勢 及產品定位。 圖1:高爾夫使用者工作坊於資策會Living Lab+舉辦 (人像作去識別化處理) 圖片來源:資策會團隊同仁拍攝 新創業者測試需求訪談:透過新創業者訪談探索新創產品營運規劃、產品預計使用者、使用場 景、目前碰到哪些問題等面向,希冀能將實證內容設計上更貼切業者需求。 高爾夫訓練使用者族群訪談:領域包含專業教練、現役選手、高爾夫球媒體、高爾夫球具商, 藉由訪談多元領域的高球專業使用者,以瞭解在訓練或練習時使用穿戴式裝置的經驗及使用情境( 訪談照片如圖1)。 透過上述三個面向的需求訪談,設計出2種運動科技新創產品在高爾夫球訓練服務情境,並放入 高爾夫模擬器體驗活動裡作測試實證,也就是進入到 Step2 實證調適(Design thinking),邀請近百 名以上的高球使用者來體驗產品以驗證其服務模式情境是否可運行。 參考資料來源: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跨域實證服務中心 作者 / 壽邇琪、廖彥霖 資料來源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數位轉型研究院 www.find.org.tw
14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運動科技新創實證系列報導(三): 穿戴式裝置新創結合高爾夫訓練實證調適 (Design thinking) 資策會運用4D手法輔導運動科技新創團隊釐清運動產 業和使用者需要,進而完成產品服務實證,前面運動科技 新創實證系列報導(二)文章介紹從洞悉需求(Demand forecast)開始,確定實證目標為:「建立運動科技穿戴式裝 置用於高爾夫訓練服務情境」,接下來就從市場競品分析、 新創業者測試需求訪談以及高球使用者需求訪談共三個面向 來設計出2種運動科技新創產品在高爾夫球訓練服務情境, 並放入高爾夫模擬器體驗活動裡作測試實證,也就是進入到 Step2實證調適(Design thinking)階段。 Step2:實證調適(Design thinking) 本次實證透過在室內高爾夫模擬器來設計2種穿戴式裝 置服務情境,分別為智慧感測鞋墊及動作感測穿戴裝置,現 場會配置專業高爾夫教練及產品操作人員協助高球使用者穿 戴使用產品及數據報告說明,體驗流程如下: • 使用者報到 • 由產品操作人員協助穿上動作感測穿戴裝置 • 至模擬器試擊10-15球 • 動作感測穿戴裝置產品人員及高球教練針對數據報告 作說明 • 由產品操作人員協助穿上放置智慧感測鞋墊的球鞋
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15 • 至模擬器試擊10-15球 • 智慧感測鞋墊產品人員擊高球教練針對數 據報告作說明 • 請使用者填寫2種產品的體驗問卷 為求測試數據有效性,本次體驗活動共募集 了112位高球使用者來使用高球新創產品給予回 饋,由於高爾夫球相較起其他球類運動有較高的 進入門檻,一般不會打高爾夫球的民眾原則上是 不會來參加高球體驗活動,通常都是具有高球基 礎的使用者才會來參加,故本次實證體驗活動會 鎖定在高爾夫社群上作宣傳,活動宣傳品如下面 圖片所示。 體驗問卷問題題項及分析構面 本次實證目標為建立運動科技穿戴式裝置用 在高爾夫訓練情境,所以在問卷上會以平常高爾 夫球數據紀錄習慣、產品的使用感受、產品呈現 資訊、產品功能、產品淨推薦指數,產品應用情 境,共六個面向進行規劃設計。且為後續分析能 用量化完整呈現,主要會以選擇題方式請使用者 填答,開放式問題則作為輔助分析使用,使用者 若未填開放式問題也不會影響到分析結果,問題 題項可以參考下面表格所列。後續將依據體驗活 動所收集到的問卷並搭配使用者訪談,建立高爾 夫訓練服務應用情境,進到優化開發(DevSecOps Tools)及產業擴散(Diffusion)階段。 圖1:高爾夫新創產品體驗活動宣傳海報 圖片來源:資策會拍攝 圖2:高爾夫新創產品體驗活動(人像已 經過馬賽克處理) 圖片來源:資策會拍攝 資料來源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數位轉型研究院 www.find.org.tw
16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表1、問卷題項與分析構面 問卷題項 分析構面 1. 您的年齡? 基本資料 2. 您的擊球成績? 過去經驗:打球經驗 3. 是否有在記錄打擊數據的習慣? 過去經驗:紀錄/使用產品 4. 您是否有用過類似的產品或服務? 5. 請問在打擊時,使用此產品是否干擾揮桿動作? 感知易用性 6. 揮桿時,穿著鞋墊是否感受到異物感? 7. 您認為「動作感測設備」對於高爾夫揮桿姿勢的調整是否有幫 助? 感知有用性 8. 您認為「智慧感壓鞋墊」對於高爾夫揮桿姿勢的調整是否有幫 助? 9. 參考圖片,您認為重要的數據為何?(可複選) 對產品的期待 10. 參考圖片,您認為重要的數據或功能為何?(可複選) 11. 您認為此服務適合在哪種場地使用?(可複選) 12. 本服務蒐集完每次揮桿數據後,會產出揮桿數據報告。您傾向 透過哪種方式解讀此報告? 13. 您認為此服務之設備(動作感測設備+智慧鞋墊),您傾向用 何種方式付費使用?(可複選) 付費意願 14. 承上題,根據您選擇的付費方式,您認為此服務價值多少金額? 15. 您向親朋好友推薦「動作感測設備」的意願? 推薦意願 16. 您向親朋好友推薦「智慧感壓鞋墊」的意願? 資料來源:資策會整理 參考資料來源: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跨域實證服務中心團隊研究
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17 運動科技新創實證系列報導(四): 穿戴式裝置新創結合高爾夫訓練 優化開發(DevSecOps Tools) 資策會運用4D手法輔助運動科技新創 團隊釐清運動產業和使用者需要,進而完 成產品服務實證,前面運動科技新創實證 系列報導(二)及(三)文章介紹從洞悉 需求(Demand forecast)到實證調適(Design thinking)的執行過程,透過需求訪談來設計 產品應用情境,再進到室內高爾夫球模擬器 進行產品測試。經由高球使用者實際穿戴 新創產品(智慧感測鞋墊、動作感測穿戴 裝置)作試打,給予體驗回饋,並針對使 用者回饋內容來作產品內容調整及驗證服 務情境,進入到Step3優化開發(DevSecOps Tools)階段。 Step3 優化開發(DevSecOps Tools) 本次運動科技新創產品實證活動,在每 位使用者體驗完後會有專人負責作數據報告 說明,讓使用者能清楚地了解新創穿戴式裝 置在高爾夫球訓練上如何呈現其動作數據及 對於訓練上的輔助,並借重高球使用者過往 訓練經驗來給予目前新創產品需要改進的地 方,包含數據呈現介面、產品舒適度等。 尤其在數據呈現介面的部份,由於本 次實證的運動科技新創產品在蒐集高球訓練 數據上較為精細,需要搭配產品說明人員解 說才能了解裝置所收集數據在高球訓練上用 意,例如智慧感測鞋墊主要是利用鞋墊內的 壓力感測器,偵測使用者在揮桿時的身體重 心力量轉移,使用者從裝置上只能看到重心 力量的分布,但不知道這些數據怎麼解釋在 高爾夫球,從上述的實證活動觀察到,運動 科技穿戴式裝置在高球訓練上是需要專業高 球教練來作輔助說明的,故建議運動科技新 創產品的介面優化應朝向高球教練能用於教 學的版面來進行調整。 建立運動科技穿戴式裝置用於高爾夫訓練服 務情境 依據問卷分析結果及訪談結果,若使用 感測工具協助訓練,大致可分為以下步驟, 資料來源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數位轉型研究院 www.find.org.tw
18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如下圖所示,包含觀看工具操作說明、透過工具收集數據、產出數據報告、依據數據調 整動作,反覆調整多次後,完成階段性的訓練。工具於訓練時的使用方式分為三種,分 別為教練輔助使用、個人獨立使用及教練輔助+個人之複合型,其三種方式的操作及數 據報告解讀難易度如下表分析。 圖1:高爾夫球結合訓練裝置流程圖 圖片來源:資策會繪製 本次實證的動作感測裝置及智慧鞋墊為穿戴式感測裝置,兩者穿戴難易度不同,但 數據報告現階段來說,非專業高球使用者解讀上有一定難度,必須由教練輔助說明,因 此兩項產品皆建議以「教練輔助使用」或「教練輔助+個人之複合型」為主要產品服務 情境規劃方向,且裝置都需要網路連線,故會以室內訓練場地為核心來建立情境。 綜上所述,運動科技穿戴式裝置用於高爾夫訓練服務情境可以設定為:學員使用動 作感測裝置及智慧鞋墊蒐集身體數據,搭配偵測擊球數據的高爾夫球模擬器或測距儀之 數據,並由高爾夫球教練協助工具操作及解讀身體和擊球數據報告,透過身體數據(身 體重心、動作感測、心率變化的設備)及擊球數據(高爾夫模擬器及測距儀)的解讀, 讓學員能夠迅速感受和學習正確擊球動作的身體感覺,對應不同的擊球數據變化,了解 動作姿勢的改善確實能讓擊球成績進步。
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19 表1、運動訓練工具使用方式之關鍵因素分析 使用方式 工具操作難易度 數據報告 解讀難易度 訓練時間自由度 教練課程費用 教練輔助使用 難度高 (教練可講解) 難度高 (教練可講解) 低 高 個人獨立使用 難度低 (需獨立解讀) 難度低 (需獨立解讀) 高 低 教練輔助+個人之 複合型 難度高 (教練可講解) 難度高 (教練可講解) 中 中 資料來源:資策會整理 圖2:運動科技新創產品於室內練習場創新服務模式圖 圖片來源:資策會繪製 參考資料來源:資策會數轉院跨域實證服務中心團隊研究 作者 / 壽邇琪、廖彥霖
20 SPORTS IMPACT 市場動態 2025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及台灣國際運 動及健身展 邁向科技賦能、展望綠色 永續商機 資料來源 / 外貿協會 【開幕新聞稿】由外貿協會主辦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TAIPEI CYCLE)及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 展(TaiSPO)於3月26日至29日盛大開幕,本屆規格再創新高,雙展共計1,200家參展企業,合計使 用4,350個攤位,站穩全球高階自行車及運動健身產業供應鏈密度最高的商洽平台,兩大新創展區 Bike Vision、Sport-bilities 專區擴大徵集國際新創團隊加入,持續打造亞洲最具話題的自行車及運 動健身產業展覽。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出席開幕典禮時表示,很榮幸與全球超過80國貴賓與參觀者齊聚 TAIPEI CYCLE 與 TaiSPO,這不僅是展示產業最新技術的平台,更是展現如何以運動精神來推動 創新、引領變革,並推廣健康、幸福與積極的生活方式。 2025 年 TAIPEI CYCLE 以「創新動能」、「永續前行」、「騎行生態圈」、「智慧騎乘」 為四大核心,搭配「Ride the Revolution」口號,展現對未來產業發展的期許。除了有國內外指標
體育用品專刊 • 市場動態 21 大廠美利達MERIDA、巨大GIANT、桂盟 KMC、SRAM、SHIMANO、愛地雅IDEAL 及正新Maxxis等知名品牌外,同時有歐洲館 及日本館兩大國家館帶來多樣化的國際品 牌,國際展商參展規模達20%,亦有多家企 業看好電動自行車市場,成為展覽中跨域展 出的新亮點。 曜越科技Thermaltake因企業深厚的單車 文化,另以曜越單車 Thermaltake Bicycle 品 牌參展,展示公司代理的海內外高階單車品 牌;傳統健身器材大廠岱宇國際,除持續支 持TaiSPO外,也在 TAIPEI CYCLE 增加曝 光,強打城市通勤品牌 City e-Bike,推廣綠 色騎行;宏碁集團子公司倚天酷碁、台達電 子也連續3年參加TAIPEI CYCLE,跨域呈現 電動自行車及電機系統的最新發展。 TaiSPO作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運動產業 商展,今年邁入50週年里程碑,知名大廠全 員到齊,包含健身器材雙雄喬山JOHNSON 及岱宇DYACO、重訓器材廠眾成工業 JOONG CHENN及宙隆ALLTRADE、專業球 類品牌百洲CONTI等,隨著室內健身的新興 多樣化,例如:風靡歐美日韓的器械皮拉提 斯,也吸引到奉朴文化及芳馥健康等業者, 原汁呈現來自韓國的皮拉提斯床。 擁有死忠愛好者的水下運動,今年潛 水專區建構更佳完整產業鏈,共有18家參展 商呈現潛水裝備、水下攝影、課程教學、郵 輪旅遊,亮點廠商除了有國內知名衛浴大廠 HCG集團成員的亞迪LAZULI,首次於TaiSPO 展示全台灣製造的頂級碳纖維蛙板,國外參 展商有全球最大海洋探索和潛水員國際組 織PADI、以及新加坡豪華潛水旅遊服務商 SOLITUDE WORLD,來臺探索蔚藍深海的潛 水商機。 兩展新創專區科技鏈結各有看頭,Bike Vision新創展區評選出來自6國共11家國際自 行車新創團隊,領域涵蓋電動化、智能化、 永續發展及顛覆性商業模式。展覽前兩日將 舉辦Pitch & DEMO,由入選新創業者展示創 新技術及商業模式,並舉辦 Vision Salon,邀 請到產業大師包含 Specialized Bicycles 副總 Bob Margevicius、宏碁智慧移動事業處處長 蔡傑智及龢諧科技系統應用研發處總監許致 維,親身傳授供應鏈重組之轉型商機與產業 心法,掌握產業趨勢。 運動科技新創專區Spo r t - b i l i t i e s攜手 「ASPN 運動科技創新加速器」,邀請11家國 內外新創業者共同呈現運動傷害預防、智能 重訓、智慧場館營運及戶外軌跡定位等最新 應用。科技應用結合大健康Wellness意識,健 康創新包含注重個人身心健康的友善平台、 運動水分智能補給與推廣全齡運動,減少高 齡者肌少症的運動促進與復健醫學。 產業人士引頸期盼的產業論壇,TAIPEI CYCLE 自行車產業論壇推出 「Beyond Biking
22 SPORTS IMPACT 市場動態 出騎致勝」,邀請 KOM 登山賽、環義、GRAND CYCLE TOYKO等知名國際賽事代表, 親自現身介紹自行車經濟的五大面向,品牌加值、城市共生、文化交會、生活共融與 在地影響,見證城市間如何透過運動賽事,騎向市場經濟,並兼顧觀光與環境永續的 新篇章。 TaiSPO運動健身產業論壇「Fitness For All全面啟動」,上午國際場從全球健身商機 下探討歐洲與亞太市場的健身房佈局、深化會員關係及互動,國際級講師包含英國知名 健身品牌Watson Gym Equipment亞太區執行長Robert Sawhney、歐洲運動用品零售商聯盟 FEDAS 執行董事 Michael Nendwich;下午場深入臺灣健身房市場,剖析管理、金流與商 模的三大經營要點、場所選址與法規,並探討最新型態健身房的創新策略思維。 本屆亮點之一,台灣精品館(Taiwan Excellence Pavilion)以「Go Healthy with Taiwan」為主題,響應「健康台灣(Healthy Taiwan)」政策,推廣智慧運動、運動器材 及自行車,攜手美利達、桂盟等13家獲獎企業,結合運動競速與觀光元素,展現臺灣在 自行車與大健康產業的創新實力,透過活動串聯台灣精品品牌,集章就可免費兌換臺灣 特色點心,讓全球買家與消費者體驗台灣精品之餘,也瞭解臺灣自行車觀光文化。
體育用品專刊 • 市場動態 23 TAIPEI CYCLE與TaiSPO 圓滿落幕 匯聚逾80國買主 展現創新、永續及健康商機 資料來源 / 外貿協會 【閉幕新聞稿】由外貿協會主辦的「2025 台北國際自行車展(TAIPEI CYCLE)」與「台 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TaiSPO)」於29日圓滿落幕。今年兩展共吸引超過80個國家、逾4,500名 國際買主來台觀展,前五大買主國依序為日本、中國大陸、美國、韓國、新加坡,現場交流熱 絡。TaiSPO展中並辦理一對一採購洽談會,計有 印度、土耳其、以色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保 加利亞等 5 國 19 位買主與 55 家參展商進行 86 場 次洽談,顯示全球對於智慧運動與綠色騎行市場 的高度關注與期待。 激發創新動能 鏈結跨域合作 為推動產業創新與跨域合作,TAIPEI CYCLE 持續深化「Bike Vision 創新與新創活動」,今年 集結來自 6 國共 11 組具潛力的新創團隊,活動首 日由投資人與產業專家組成的評審團進行現場評 選,最終由來自荷蘭的新創公司 TILER 脫穎而出,榮獲「Best Rising Star Award」。獲獎產品 TILER Compact 為一款專為居家使用設計的輕薄型無線充電墊,具備安裝簡便與價格親民等優 勢,為都市電輔車用戶提供更便利的充電體驗。評審團一致肯定其市場潛力,認為該產品未來 有望於歐亞市場快速落地,推動智慧交通與綠色移動的升級轉型。
24 SPORTS IMPACT 市場動態 TaiSPO 則攜手 ASPN 運動科技創新加 速器,共同打造「Sport-bilities」運動科技新 創專區,集結 11 家國內外新創企業,連續多 年參展的AIGYM采動科技看好運動健康產業 發展,期望未來將其 AI 健身訓練模組推廣至 社區層級,打造安全、即時且智能的運動管 理系統。 新品牌嶄露頭角 串聯國際買主開拓 合作機會 作 為 推 動 多 元 運 動 風 氣 的 重 要 平 台,TaiSPO今年吸引220家企業參展,展出 超過300個運動品牌。參展廠商普遍肯定展 覽所帶來的多元客群與市場機會。知名健身 服飾品牌鴻懿企業VERVE透過本次參展,積 極推廣企業團服方案,成功拓展潛在客群; 主打皮拉提斯器械的芳馥MÜVON亦表示, 藉由專業運動展覽平台行銷推廣,已成功打 開日、韓市場,並看好台灣市場的成長潛 力;TAIPEI CYCLE 同樣吸引多家新品牌首度 登場,電輔車新創品牌Litzmo表示,透過本 次展會成功吸引來自日本、韓國、歐洲與北 美等地買主洽商合作,為未來拓展海外通路 奠定基礎。 BEYOND BIKING論壇熱議賽事經濟 Fitness For All 探討健身商模 Taipei Cycle 與 TaiSPO 展期間皆舉辦重 點論壇活動,聚焦產業未來發展,吸引高度 關注。Taipei Cycle 論壇「Beyond Biking - 出 騎制勝」邀請來自全球五大指標性賽事主辦 單位代表,現場吸引超過140位來自政府部
體育用品專刊 • 市場動態 25 門、自行車產業、運動賽事組織及研 習學生共襄盛舉,共同探討騎行經濟 的多元潛力;TaiSPO論壇「Fitness For Al l」剖析全球健身產業的經營新趨 勢與策略,共計超過280位專業人士 與會,並吸引多家健身俱樂部與知名 運動器材大廠組團參加。此外,論壇 中「台灣健身專場」,深入探討場館 管理、金流模式與法規挑戰等實務議 題,廣受中小型健身工作室關注與響 應,參與踴躍。 多元亮點活動 聚焦永續與跨域 合作 TAIPEI CYCLE 今年以「Green F o r w a r d永續前行」為主題,攜 手S G S評 選 出3 5 家 落 實 綠 色 製 造、循環經濟與低碳技術的優質 企業。今年的永續活動除了許多 台灣知名大廠如建大、巨大、桂 盟等參與,更吸引了國際大廠如 Vittoria、SRAM、reTyre、Schwalbe等 加入,廠商普遍反映良好,表示可望 透過導覽導入更多目標客群。參與企 業鑫元鴻表示,自行車產業與永續發 展密不可分,未來可持續深化綠色議 題,以擴大產業與ESG實踐的結合。 TaiSPO潛水專區今年特別開放持有潛水員證照 的觀眾免費換證入場,獲得18家潛水品牌一致好評。 業者普遍認為,此舉有效提高專業觀眾到場率,同時 促進產業間的鏈結與跨領域合作。為慶祝 TaiSPO 50 週年,展會也特別舉辦「台灣大力士 5 AS ONE」競 賽,吸引眾多健身愛好者與運動員到場。參展品牌薈 昇 VICTORY 與川鋼 KAWA STEEL 均高度肯定展覽與 專業賽事的結合,認為活動成功促進製造、研發與市 場端的實質交流與互動。 2026 年 TAIPEI CYCLE 及 TaiSPO 將於3月再度登場, 更多展覽資訊可至以下官方網站查詢 : • 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TAIPEI CYCLE : www. taipeicycle.com.tw • 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 TaiSPO : www.taispo.com.tw
26 SPORTS IMPACT 資 訊 動 脈 2025全球健身三大趨勢 資料來源 / 運動科學 www.sportscience.com.tw 作者 / 楊雅雲,相子元 每年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都會發放線上問卷,調查全球健康與健身相關產 業人員的意見,預測下一年度全球熱門健身趨勢,並針對前20名項目提出更詳細的 解讀。自2006年首次調查開始,趨勢排名每年的動態調整,也反映了這項調查在商 業發展上的重要參考價值,究竟在被稱為大AI時代的2025年,全球健身趨勢會如 何發展呢? 2025全球健身三大趨勢 綜觀2025健身產業趨勢前20名的項目,可以大致分為三個趨勢類別討論:數 據科技、全人健康、訓練方法,除此之外,特定族群運動方案及2025新興趨勢也值 得關注。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數據科技已對健身產業展現不容小覷的影響力,數 據科技相關項目除了包辦2025健身產業趨勢排行冠、亞軍(穿戴科技、運動應用程 式)外,整體排名較去年皆有提升;接著,全人健康概念趨勢涵蓋榜中6個項目, 為佔比最高的類別,延續去年運動融入生活的趨勢發展;然而伴隨著這樣的發展, 不同訓練方式在2025也成為三大趨勢類別之一,不僅整體排名較去年皆有所提升, 也反映在運動逐漸被大眾關注的現今,「如何精準運動」已成為健身趨勢中的熱門 發展議題;另外,針對特定族群(中老年、青少年)的運動方案設計,在前20名中 仍佔有一席之地,表示客製化的訓練同樣是重要趨勢;最後,比較特別的是今年新 興趨勢類別包含兩個項目:網紅運動以及冷熱療法,這兩個嶄新的項目為2025健身 產業帶來新的能量,以不同觀點切入健身產業趨勢發展。整體而言,這些趨勢看似
體育用品專刊 • 資訊動脈 27 涵蓋不同範疇,卻是環環相扣,以數據科技協助運動表現的量化、降低全人健康門檻、 提升不同訓練方法的精準度,接著做到針對特定族群的運動方案設計,進而帶動新興趨 勢崛起,促進健身產業發展,接下來一起來看看這三大趨勢的詳細內容吧!
28 SPORTS IMPACT 資 訊 動 脈 數據科技帶動健身產業技術革新 近年來科技快速發展,改變了大眾的生活模式,同時帶動許多產業的變革,健身產業也不例外 地正在面臨這個浪潮所帶來的轉變,數據科技被預測為2025年健身產業最具影響力的趨勢類別。隨 著穿戴科技技術成熟、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引領趨勢的影響力讓穿戴科技在2025年健身產業趨勢 排行第5次衛冕冠軍。在穩定的穿戴科技基礎上,運動應用軟體因為能與穿戴科技相輔相成,在今年 竄升到趨勢排行亞軍的位置,然而早在2023年,就已經有近3.7億用戶下載了8.5億次運動應用軟體, 今年在趨勢排名上的提升,更能反映運動應用軟體的發展是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另外,數據導向訓 練科技也在今年榜上提升到第7名的位置,其影響的對象涵蓋大眾與專業選手,除了能量化大眾的日 常運動表現,在2024世界棒球12強賽事中,引起熱門討論的「情蒐技術」也是此項目的重要發展之 一。今年排名提升到14名的隨選運動課程,透過預錄的訓練指導影片,提供了大眾更加快速且不受 場地、時間限制的運動選擇,讓健身產業有更多的發展可能。從以上項目的發展現況可知,數據科
體育用品專刊 • 資訊動脈 29 技不僅影響專業運動員,也能幫助一般大 眾,且有利於健身產業的拓展,然而,如 何正確應用數據以傳遞可靠資訊,同時兼 顧隱私,會是未來數據科技於健身產業的 重要課題。 全人健康概念持續發展 從本次進榜的項目中可以看到,全人 健康概念延續著去年的氣勢,影響健身產 業的趨勢發展,在2025健身產業前20排名 中佔了最多的位置。這項概念反映運動影 響我們生活中的各個層面,除了減重運動 在世界各地都是重要討論議題外,心理健 康保健、健康保健輔導、運動是良藥、生 活型態醫學等概念的發展,都反映運動已 被視為臨床輔助治療的有效解方,醫生們 開始依照合格運動專業人士建議在療程中 納入運動處方。同時隨著運動融入生活, 不同器材與運動場域的發展也日漸蓬勃, 戶外運動參與度在疫情過後逐漸提升,熱 血運動已經不是運動員的專利,全民都能 參與,然而這樣的趨勢發展也是建立於數 據科技對運動效果的量化能力,加上合格 運動專業人士配合提出運動指南,讓運動 所帶來的好處能夠在生活各項層面展現。 不同訓練方法需求增加 隨著運動推廣,參與運動的族群已經從 青少年拓及中老年、從專業運動員延伸到大 眾,因為有了不同族群與需求,不同訓練方 法的效果也在近幾年被廣泛討論。2025健身 趨勢排名前20有不少訓練方式入榜,除了傳 統重量訓練如往常受到重視,高強度間歇訓 練因為具備省時、不需裝備等優勢,恰好符 合現代人的健身需求與偏好,被視為CP值最 高的訓練方式之一,在這次調查中排名也提 升到第6名的位置;另外,功能性訓練以及自 身體重訓練在今年的排名也雙雙上升,前者 訓練內容和日常生活相關,又可以呼應到運 動融入生活的觀點,後者則因為不需器材, 操作方便,在近幾年也被運動專業人士所重 視。可見在運動重要性提升後,如何選擇適 合自己的訓練方法,進行精準運動,已被視 為健身產業熱門的趨勢,私人教練與專業執 照運動人士因為能輔助大眾,也成為此項發 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這三大趨勢類別之外,針對特定族 群(中老年、青少年)的運動方案設計及有 別於以往的新興趨勢也值得特別關注;這幾 項趨勢以不同觀點切入健身產業趨勢發展, 為2025健身產業帶來新的能量。
30 SPORTS IMPACT 資 訊 動 脈 特定族群的運動方案 仍受到重視 除了上述提到,適用所有 族群的全人健康概念,從今年 趨勢榜中也能看到有些特殊族 群是特別受到重視的。首先, 隨著醫療進步,高齡化已經不 只是已開發國家的特殊情況, 在全球面臨社會結構轉變的同 時,各項產業也開始針對樂齡 商機發展不同產品及服務。對 健身產業來說,樂齡健身課程 於近幾年一直是非常受到關注的項目,在這次調查也蟬連季軍的寶座。從超慢跑、北歐式健 走等新型態運動的項目發展,配合「運動是良藥」的概念逐漸普及,醫生們也開始依照合格 運動專業人士建議,在慢性疾病療程中納入運動處方,這不但讓樂齡健身的重要度提升,從 預防到治療的系統也隨之發展完善。除了樂齡課程的發展,針對青少年運動員發展的方案設 計也是重要的趨勢,有別於傳統的土法鍊鋼,現代運動科技的輔助讓教練的訓練規劃更加精 準,不僅能提升訓練效果、降低傷害風險,也讓青少年運動員的競技之路可以走得更長遠, 提升整體競技水準。 2025新興趨勢帶來新能量 在2025健身產業趨勢榜中,多數為延續去年趨勢發展的項目,然而在健身產業隨著數據 科技進步的同時,新興商業模式橫空出世,網紅健身課程初入榜就排到第12名的位置。這項 趨勢反映在這個社群媒體當道、網路無所不在的世代下,除了運動相關知識能被廣泛傳遞, 網紅也能發揮自身影響力,帶領粉絲們跟著自己的健身課程運動,這種新興運動模式不僅如 同隨選運動課程,提供了大眾便捷的運動選擇,更提升了互動感,強化運動動機,加上演算
體育用品專刊 • 資訊動脈 31 法的推波助瀾,更多的族群可以一起投入運動。除此之外,本次調查也有另一項新興趨勢,排 名第20的冷熱治療有別於其他專注訓練方式的項目,將重點聚焦於「如何恢復」,反映運動與 恢復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概念逐漸普及。這兩項新興趨勢從不同角度切入,為2025的健身產 業帶來新的能量。 結語 在2025年全球健身趨勢排名中,可以看到隨著數據科技導入健身產業,運動的重要性提 升,未來發展可期。透過穿戴式裝置量化數據、運動應用程式呈現數據、合格運動專業人士輔 助數據判讀,我們可以針對不同族群,更好地設計與執行精準運動;未來更可望以數據科技為 核心,真正落實全人健康理念。整體而言,運動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您目 前有沒有運動習慣,從現在起,也一起跟上運動的潮流吧! 參考文獻 Newsome, A. M., Batrakoulis, A., & Camhi, S. M. (2024). 2025 ACSM Worldwide fitness trends: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 health and fitness industry. 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 28(6), 11-25. 圖片來源 / https://www.freepik.com 圖片來源 / https://www.freepik.com
32 SPORTS IMPACT 活 動 櫥 窗 第十八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 TaiSPO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
體育用品專刊 • 活動櫥窗 33 FIBO德國國際專業健身運動器材暨配件展
34 SPORTS IMPACT 活 動 櫥 窗 2025年6~12月展覽計畫 展覽組 TEL: 02-2594-1864 分機15 陳汝卿 Vivian ,電子信箱︰vivianchen@tsma.org.tw 分機16 張鳳嫚 Sylvia ,電子信箱︰sylvia@tsma.org.tw 展覽最新消息 - 請以官網為主 http://www.sports.org.tw/c/exhibi_1.asp No 補助計畫名稱 展期 備註 1 日本國際運動健身週 Japan Sports Week 6月25-27日 徵展結束 2 沙烏地阿拉伯國際健身與康體博覽會 FIBO Arabia 10月1-3日 徵展中 3 德國慕尼黑運動用品展 ISPO Munich 11月30日~12月2日 徵展中 4 台灣醫療科技展 Healthcare Expo Taiwan 12月4~7日 徵展結束 日本國際運動健身週 徵展結束 • 6月25~27日 • 日本.東京(Tokyo Big Sight – South Hall東京國際展示場南館) Japan Sports Week 連結了日本智能運動用品如運動感測、智能穿戴、運動配備,及國內外體 育賽事場域及運動服務、贊助品、運動用品、運動觀光產業最具代表的展會。日本政府投入運動 產業預算,為亞洲不可忽視的運動市場,2024年約有三百多家展商包括智能產品、健身器材、運 動時尚、運動營養、健康設備、健康支持產品和服務。日本資通產業帶動運動科技市場成長,即 時運動觀測、運動表現與運動健康回饋為當今運動市場的主流,有鑑於台灣運動產業也需跟上疫 後的健康運動數據等科技服務。公會組團參加此展,希望帶動更多會員進入運動賽事週邊商品、 智能穿戴、運動健康數據等最新發展,感謝會員支持,徵展已結束。
體育用品專刊 • 活動櫥窗 35 \\\ 徵展中 /// 沙烏地阿拉伯國際健身與康體博覽會 FIBO Arabia • 10月1~3日 沙烏地阿拉伯 • Riyadh Front Exhibition & Conference Center FIBO是全球健康、健身及康體領域的旗艦 展覽,始於1985年,每年於德國科隆盛大舉 行,在全球健身行業中享有高度聲譽。隨著沙 烏地阿拉伯體育和健身行業的蓬勃發展,RX為 全球知名的活動和展覽主辦單位,將為這全球 上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沙烏地阿拉伯,引入一 場健康和健身盛會,FIBO Arabia 將在利雅德的 Front展覽會議中心隆重打開,將為全球及地區 性公司提供了一個與沙烏地阿拉伯潛在客戶、 合作夥伴和分銷商建立聯繫的絕佳機會,也讓 當地專業人士及愛好者有機會深入瞭解行業的 最新發展,提供交流、展示創新和推動康體發 展的機遇。 \\\ 徵展中 /// 德國慕尼黑運動用品展 • 11月30日~12月2日 德國.慕尼黑 • New Munich Trade Fair Center 2024年德國慕尼黑運動用品展12月3~5日 在慕尼黑國際展覽中心舉辦,本屆展覽共計有 來自50個國家2,300家廠商參展,共吸引來自 113國5.5萬位買主參觀。本會形象館面積510 平方公尺(含公會服務攤位),共30家廠商 參展。2024年慕尼黑ISPO展覽亮點聚焦在:運 動、健康、時尚;ISPO 2024 展會口號「熱愛每 一次接觸」這不僅僅是一個口號,它還邀請人 們重新思考體育世界並共同塑造它,在眾多焦 點主題論壇與演講中與世界品牌一起體驗,從 頂級演講者處獲得全新見解,在眾多焦點主題 中,從零售與永續發展到健康與時尚再到科技 與人工智慧延伸運用至體育產業活動,此展公 認為全球運動買主最期待的展覽! 台灣醫療科技展 徵展結束 • 12月4~7日 • 台北.台灣 -南港展覽館一館 「台灣醫療科技展」是目前全台唯一運動結合醫療科技的對街平台,台灣醫療科技展攜手三 大醫學協會,包括了台灣運動學學會、台灣運動心理學會以及台灣運動科技發展協會一起聯手打造 運動健科科技主題館,針對運動健康需求的族群,提供最新智慧運動及健康器材,機能性運動營養 品,個人運動健康管理平台和正確健身飲食指南等,以達到培養良好運動習慣,有效增進體能、纖 體及減重,防止運動傷害預防等之目的的產品與服務。目前針對有做智慧運動與健身器材、智能訓 練設備、個人運動健康管理配備、用品與服務、物理復健科技與運動輔助產品、機能運動服飾及配 件、科學運動營養品以及全齡與居家體健設施的會員廠商進行徵展,感謝會員支持,徵展已結束。
RkJQdWJsaXNoZXIy MjIwMj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