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9 統合上述趨勢,我國體育用品製造業皆須面臨國家層級、企業層級,以及供應鏈層級對於 組織與產品端排放量的揭露要求已是刻不容緩,也是銜接國際淨零潮流趨勢的競爭力要素 之一。 以碳足跡管理解決體育用品製造業的透明度要求 承前,溫室氣體排放的管理關鍵即在於提供更具透明度的資訊,以使得消費者改變其原有 的行為模式,帶動新的消費偏好模式,進一步達到即難達成的社會層面脫碳。對於氣候治理者 而言,如何藉由政策工具提供消費者必要的資訊,使其在綠色生活中洞悉各種產品的差異化資 訊,當資訊提供所帶來的預期邊際回報大於預期邊際成本時,消費者將更能被引導至選擇高品 質、低排放的產品。此趨勢儼然已成為體育用品製造業當所關注的經營管理工作,而非僅是應 付企業層級永續報告書的紙上作業。反之,不管是企業組織的溫室氣體盤查,或是涉及各項產 品的碳足跡之要求,已接近對於日後市場准入與否的關鍵性地位,從永續性資料的揭露程度高 低,或也將影響部份投資人的信心,或是否能在公共採購中成為具備環境價值之項目。 然而目前國際間對於碳排資訊揭露的範疇與強度並非完全一致,亦常使得企業端在遵循各 項規則時,仍須保持極高的彈性,以免導致誤判做出不當決策或是提供錯誤資訊。例如,碳足 跡標籤大多基於生命週期分析來揭露產品功能單位的碳排量,但卻非即時年度資訊,往往二至 三年始更新一次,當中更常常引用數據資料庫取代生產商的實際排放量。而在各國氣候法或是 金融監理所涉的永續報告書之揭露範圍則會強制性要求應以近期年度排放資訊進行揭露,對於 不同目的將導致引用資訊的不對稱與落差。 因此,對於政府氣候治理層面而言,透過法規面的監管標準與認證制度將可保護消費者免 於受到詐欺,另一方面也能進一步避免企業不當的宣稱導致漂綠情事的發生;而對於供應鏈脫 碳的工作而言,則可根據組織或是特定產品的範疇考量是否對於剩餘排放量進行碳中和工作。 是以,就企業端的永續經營治理層面而言,可藉由建構溫室氣體排放數據與資訊管理制度瞭解 自身企業組織範疇與產品端所涉及的溫室氣體排放脈動及趨勢,透過採購程序之議合進一步要 求供應商檢附其供應原物料的年度溫室氣體排放資訊。意即,組織層級應建立溫室氣體排放之 認證制度,再進一步推動產品碳足跡的驗證工作建構各項產品的碳足跡資訊,將成為企業經營 國內外貿易時重要的碳管理要務,亦為形塑資料透明度的重點,若依照碳邊境調整機制有關原
RkJQdWJsaXNoZXIy MjIwMj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