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5 接近(6.2%),其中歐美市場則占逾71%的貿 易量。 近年隨著各國政府追求淨零排放趨勢之 興起,包括倡議、法規、制度、標準,企業在 社會責任與環境永續性議題上已不再能置身事 外。因應氣候衝擊所致的氣候治理已然成為新 世代企業經營的重點工作,否則極易在日後競 爭的貿易市場中,因揭露不完全或是低估碳價 成本,從而導致企業經營優勢之喪失,甚或受 到市場准入方面的技術障礙,將是值得我國體 育用品製造業所應關注之重點發展趨勢。 是以,本文以四大面向探討當前我國體育 用品製造業所可能面臨的「碳議題」,包括: 「以碳排為基礎的新興碳定價與碳關稅貿易制 度規則」、「從供應鏈淨零脫碳到範疇三揭露 之準備」、「以碳足跡管理解決體育用品製造 業的透明度要求」,以及「以廣泛性碳成本對 應體育用品製造業之經營策略」。本文期以綜 合性的歸納整理及建言,使企業及早因應直至 2050年的的產業發展脈動,以創建更具成長性 的綠色經營契機。 以碳排為基礎的新興碳定價與碳 關稅貿易制度規則 以2050年淨零排放為目標的追求係各國 遵循《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 t 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與轄下《巴黎協定》(Par i s Agreement)在各國支持下,設定目標於本世 紀末控制溫升較工業化時期不逾2℃,集體 約束溫室氣體排放,並進一步追求邁向1.5℃ 淨零脫碳路徑之延伸。各國在前揭淨零永續 的承諾下,常以碳定價制度作為政策工具實 行排碳有價化,並引導主要事業單位排放源 進行減排,使其進入國家淨零減量的路徑之 上。其在氣候治理的意義上即若產業及其產 製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貿易需求高的貿易密集 性產品,若其產品同時具備高碳含量(即高 碳排放密集度),則其事業單位或是產品將可 歸屬於較「高碳洩漏」(high carbon leakage) 對象。故為了避免碳洩漏所導致的產業外移 及進口傾銷,各國常以碳定價制度規定境 內產業的排放行為,或以「碳邊境調整機 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 CBAM)對於進口產品施以碳價之平衡。 目前,全球已約有七十餘個區域、國 家或是地方層級的位階推動了法遵的強制性 碳定價制度,即包括碳稅(費)或是排放交 易。同時,基於歷年成熟的碳定價制度的推 動,歐盟已進入其 EU CBAM 的過渡期,將 於2026年正式上路進行列管輸入貨品財務上 的調整;而英國則是亦預計於2027年針對進 口列管貨品啟動其UK CBAM。雖目前主要的 體育用品如鞋類(稅號如6402、6403、6404 等);運動服與泳裝(稅號如6112、6211
RkJQdWJsaXNoZXIy MjIwMj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