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期專刊

體育用品專刊 • 專題報導 7 1,800億美元,因此,全球各聯盟所主辦賽事 的IP價值,已與全球AI伺服器產值比肩。 奧運會是金雞母 海撈60億美元 以本屆奧運會為例,國際奧會向媒體收 取的轉播金即達33億美元,而從國際奧會對 於奧運會的商業運作,我們也可以看出運動 賽事的廣大商機。 奧運會是國際奧會的金雞母。國際奧 會從每屆的奧運會中,可以收到下列的收 入:一、向媒體收取的轉播權利金;二、頂 級贊助商廣告;三、門票收入;四、奧運吉 祥物等授權商品權利金。其中頂級贊助商即 是1985年國際奧會委託「國際運動與休閒行 銷顧問公司」規劃的奧林匹克夥伴計畫(The Olympic Programme, TOP) ,代表一個企業所 提供為期四年的贊助,目的在使國際奧會與 贊助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 國際奧會從夏季奧運中,大約可以從上 述這些項目中賺到60億美元,冬季奧運約能 賺30至40億美元。其中媒體轉播權利金為最 大宗,約占四至五成。國際奧會再從這些收 入中,與主辦的城市分潤,撥款補助主辦城 市的奧委會,作為主辦奧運的補貼。 國際奧會是非營利機構,但由於其居壟 斷地位,2022年的營收達23.6億美元,行政 高層薪資4年也上漲50%。 主辦城市 臨淵履薄 相對的,奧運的主辦城市,就常要冒著 財務風險了。加拿大蒙特婁1976年主辦冬季 奧運,虧損了10億美元,後來花了30年才還 清,正是「債留子孫」的例子。雅典第二次 主辦的奧運會,更是一場財務災難。 雅典是奧運會的發源地,在1896年第一 次承辦了現代奧運會。當時希臘已經財務艱 困,但他們低估了舉辦比賽的成本,預算由 原定的58.5萬德拉克馬(古希臘銀幣單位) 激增到374萬德拉克馬,相當於44.8萬美元, 幸賴一位富商捐贈了100萬德拉克馬,幫助承 擔了初期的費用;奧運會開始後,也靠紀念 郵票等紀念品銷售的額外收入才度過危機。 2004年雅典第2次舉辦了奧運會,官方 原宣稱財務支出預算是46億美元,但實際數

RkJQdWJsaXNoZXIy MjIwMj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