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期專刊

14 SPORTS IMPACT 資 訊 動 脈 劣勢: 一、土地成本高昂,城市運動場館與停車空間不足。 二、運動用品製造仍以代工為主,自創品牌比例低。 三、因長期代工,缺乏自身品牌,無法直接觸及消費者,難以發展產品的獨特性。 四、職業聯盟的國際知名度低,規模小。 五、中小學運動課程偏少,未能為運動風氣扎根及推廣運動習慣。 機會: 一、國民所得提高、休閒時間延長,運動人口增加。 二、人口結構改變,銀髮族、女性參與運動意願提升。 三、華人與亞洲市場廣大,可作為運動服務產業的出口目標市場。 四、配合台灣豐富的觀光資源及整體服務業水準,吸引亞太地區來台進行水域、山域、地域 運動活動。 五、推動運動產業數位轉型,結合高科技產業,賦予運動用品功能科技化。 六、推動運動服務業的數位內容產業,建構運動與科技結合的平台。 威脅: 一、中國大陸低價運動用品及仿冒品傾銷。 二、升學主義揮之不去,青少年以學業及才藝為重,忽略運動的重要性。 三、教育系統盲目擴張,造成專業人才品質下降的疑慮。 四、台灣運動產業與國際相比,投入行銷資源的差距大,曝光整合度不足。 五、公營與民營運動場館資源不同,形成不公平競爭。 六、地緣政治增加產業經營的不確定性。 整體而言,我們值得對台灣運動產業的將來寄以厚望,從今年暑期的國際三大賽事,我們 看到力與美,也看到台灣運動產業更高、更遠、更快的遠景,值得產、官、學的全力以赴。 ▓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 本文轉載自工總產業雜誌第654期

RkJQdWJsaXNoZXIy MjIwMj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