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期專刊

22 SPORTS IMPACT -專題報導- 助,追蹤並改善運動員的活動表現。而對於業 餘運動員跟一般人來說,也可以透過運動科技 紀錄身體狀況、進行居家健身。 例如,運動員可在訓練時配戴穿戴式裝 置,利用動作捕捉的功能隨時紀錄運動員的姿 勢、身體反應、速度等資訊,提供訓練人員運 動員的數據表現並且分析、建議加強項目;此 外,運動科技也可以幫助運動員強化身體機 能,例如協助運動員進行身體復健、預防運動 員受傷,也都是運動科技的應用場域。 體育迷、粉絲體驗 對於體育活動有興趣的粉絲,也可以藉由 運動科技最佳化觀賽體驗,增加運動相關活動 的參與。 例如,經常關注體育賽事的體育粉絲,可 以透過票務平台更方便取得體育賽事的門票、 透過實況轉播、VR技術與即時賽事更新隨時隨 地收看比賽進度與享受更清晰、更身歷其境情 境的得分瞬間。 此外,也有越來越多從運動賽事延伸出來 的娛樂活動,如線上運動博弈平台、Fantasy運 動系列遊戲,玩家在平台上的得分與決策,會 受到實際上比賽得分以及運動員表現影響,讓 沒有關注運動賽事的玩家也可以透過科技平 台與體育產生連結。 球團經營、體育組織管理 從運動員及粉絲延伸,體育比賽、團隊 等組織,也越來越多運動運動科技進行組織的 經營與管理。 例如,賽事委員會可能利用影音技術輔 助裁判判定賽事得分、透過社交平台加強體育 賽事的活動推播、利用科技產品維護賽事場 地、經營俱樂部,也會藉由新興媒體強化賽事 活動與粉絲的互動,吸引更多潛在客群。 二、為什麼需要運動科技?運動 科技如何改變體育界? 為了追求更卓越的比賽成績,越來越多 運動科技加入感測技術、AI分析,幫助運動 員有更好的表現。而為擴大體育產業創造的利 潤,體育相關產業則運用科技增加粉絲觀賽管 道、優化觀影體驗,如結合VR、AR技術,讓 粉絲身歷其境、更好地回味賽事精彩瞬間。 在台灣,運動科技則是早已在體育國家 隊中實行已久。2020年於東京奧運女子舉重項 目中奪得冠軍的郭婞淳,便有 AI 教練系統的 協助,即時分析比賽轉播畫面,協助教練做比 賽戰術調整;體操國手唐嘉鴻也有透過動作追 蹤精準分析每次落地的落點及數據,以及科技 運算協助運動員進行體重管理,更有效維持身 體狀態。

RkJQdWJsaXNoZXIy MjIwMj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