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期專刊

18 SPORTS IMPACT 市場動態 穿戴式裝置能幫助我們 了解新冠肺炎後遺症 資料來源 / 運動科學 www.sportscience.com.tw 作者 / 周黎恩,相子元 新冠肺炎真的有後遺症? 自2020年疫情爆發,COVID-19已經成為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之一,部分患者 會出現嚴重的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和肺炎等。然而目前仍無法確認,COVID-19 是否會留 下肺部或身體的永久性傷害。過去其他呼吸道疾病的研究結果顯示,罹患呼吸道相關疾病 後,可能導致患者呼吸系統功能受到影響,且不易觀察其康復程度。若透過評估個人運動 強度,觀察呼吸道康復狀況,或許能提升檢測的便利性及普及性。 近年來美國胸腔學會發展出,利用室內自行車訓練台測量心肺能力,並搭配氣體交換 分析儀監控無氧閾值(LT2)以及第二換氣閾值(VT2),以此方式評估受試者的心肺能力。不 過氣體交換分析儀成本高昂且受限於環境,無法因應罹患COVID-19的大量病患。不過得 益於穿戴式科技的進步,表面肌電圖 (electromyography, EMG) 已逐漸被用於檢測健康和慢 性病患的無氧閾值及第二換氣閾值。EMG的分析方式與氣體交換分析儀相近,肌肉活化電 訊號的趨勢與血乳酸濃度有極高的一致性。雖然EMG具有成本較低、可攜帶性佳且不侵體 式檢測等優勢,但能否有效用於檢測COVID-19患者仍不得而知。

RkJQdWJsaXNoZXIy MjIwMj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