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資料搜尋 <進階搜尋>
大陸投資環境與區域風險評估摘要報告


資 料 來 源 : 行 政 院 大 陸 委 員 會
  

近年大陸經濟發展相當快速,但亦充滿許多不確定因素,復以大陸資訊不夠充分公開,在此情況下,使得大陸投資風險程度大幅提高。陸委會為進一步瞭解台商在大陸投資風險,委託民間研究機構對大陸地區台商進行抽樣並實地訪談(調查時間自八十六年十二月至八十七年六月),探究目前台商投資之困境,並瞭解大陸五大區域之投資環境與風險高低。

本次調查共訪問421位在大陸實際投資與營運之台商企業經理人,調查範圍為台商登陸較早且密集的五大經濟區域,包括珠江三角洲(計有深圳、東莞、廣州、惠州、中山、珠海等六個城市158位台商)、福廈漳泉(計有福州、廈門、漳州、泉州等四個城市80位台商)、長江三角洲(計有上海、蘇州、寧波等三個城市107位台商)、長江中上游(計有重慶、成都、武漢等三個城市41位台商)、環渤海灣(計有北京、天津等二個城市35位)。綜合上述五大經濟區域十八個抽樣城市台商之訪談資料後,本報告有以下之重要發現,分述如次: 生產環境:包括產業配套、基礎設施、人才取得與培養等三項指標。

大城市或著名工商城市的基礎設施未必優於周邊中小城市,如寧波台商的滿意度優於上海、蘇州,珠海、中山優於深圳;漳州、泉州優於福州、廈門,此根源於大城市的基礎設施等資源分配較中小城市更為吃緊。 在人才取得與培養一項,長江三角洲大部份城市台商對此之滿意度優於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其中又以二線城市(或中小城市)台商的不滿意度高於一線城市(或大城市)台商。 行銷環境:包含行銷通路、市場競爭力等二項指標。除長江三角洲外,其餘四大經濟區域台商對行銷通路的滿意度均大於對其市場競爭力的滿意度,此意味行銷通路雖然持續掌握,但面臨市場競爭持續加劇,廠商往往必須以削價等方式換得通路。 內陸城市台商對行銷通路滿意度普遍不如沿海城市,此根源於內陸地區收帳,欠帳現象普遍高於沿海城市,內陸盛行地方保護主義也制約了台商的行銷半徑。市場競爭力不滿意度一項,則以沿海城市台商感受較為明顯,主要為東亞金融風暴、匯率變動等引起。 金融財務環境:包含融資狀況、帳款催收及三角債等二項指標。

大陸投資環境與區域風險評估摘要報告摘要

﹝一)除少數城市外(如蘇州),台商對本地融資狀況的不滿意度大於其他融資管道,而後者又高於帳款催收與三角債問題,顯示台商仍以金融體系外的融資管道為財務調度的主要途徑,而財務調度的虞慮感高於銷售問題。

(二)華南一帶(福建、廣東)台商對融資狀況一項的不滿意度高於其他地區,一線城市又高於二線城市,金管規範較嚴的大城市高於較具彈性的中小城市。 政策法規環境:包含優惠政策、行政效率與配合度、攤派問題等三項指標。台商對攤派是否節制的不滿意度普遍高於投資優惠是否得以落實、行政效率與配合度,所謂的「費大於稅」或優惠減稅不抵亂攤派的現象非常氾濫,抵銷了給予台商投資優惠的幻象。 二線城市的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現象普遍高於一線城市。 對投資優惠落實一項,二線城市的滿意度普遍高於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的行政效率與配合度普遍不如二線城市。 社會治安環境:僅列社會治安乙項指標。 華東、華北台商對社會治安滿意度普遍高於華南及華中、華西。 沿海城市及中西部台商對治安的不滿意度較高。 綜合結論: 根據台商訪談資料發現,台商對於五大投資環境不滿意度的指標排序為融資狀況、帳款催收及三角債;政策法規環境不滿意度的指標排序為優惠政策、行政效率與配合度、攤派問題;行銷環境不滿意度的指標排序為市場競爭力、行銷通路;生產環境不滿意度的指標排序為人才取得與培養、產業配套、基礎設施;社會治安環境反而是五大投資環境中不滿意度最低的一項。   大陸五大經濟區域投資環境風險評價 大陸五大經濟區域投資環境風險評比

(以序號1、2、3、4、5表示,序號愈小,風險愈高, 1即風險最高之比例)

類 別
1
2
3
4
5
備 註
五大經濟區域 總體台商
環渤海灣
39.5%
長江中上游 34.5%
珠江三角洲 12%
福廈漳泉
8%
長江三角洲
5.6%
總體受訪
421位台商
個別經濟區域的台商
長江中上游42.2%
環渤海灣10.7%
福廈漳泉2.8%
珠江三角洲2.1%
長江三角洲
0%
經濟區域
受訪台商

備註:
1.五大經濟區域受訪台商總計421位,受訪台商抽樣數分配為環渤海灣35位佔總數為8.4%;長江中上游41位佔總數9.7%; 福廈漳泉區域80位佔總數19%;珠江三角洲158位佔總數37.5%;長江三角洲107位佔總數25.4%,僅後二地區合計佔總數達62.9%。
2.投資環境風險包括生產、行銷、金融財務、政策法規與社會治安五大投資環境(其中包含十一項指標)。

五大經濟區域之投資風險說明: 環渤海灣(北京、天津):  

總體受訪421位台商計有39.5%台商,大約有166位認為本區域投資風險最高。但本區域受訪台商計有10.7%(約4位)持此看法。

本區域受訪台商回答本區域存在高度風險之原因,主要在於本區域產業配套不強,許多原料配件均需從華南、華東調集,不利出口加工型態產業,而本區域的商業氣氛不強,保守性強,需花相當代價才能進入當地內銷市場,且要冒呆帳之危險。再者,本區域氣候較不適合習慣亞熱帶氣候的台灣人。例如在河北保定興辦北國際工業園區的台灣企業,在回台招徠電子業登陸華北時,時常遭業者持氣候及溫度不利精密電子生產為由所拒絕,由此可見一斑。 長江中上游(成都、武漢、重慶)   總體受訪421位台商計34.5%台商,大約有145位認為本區域投資風險最高;但本區域受訪台商計有42.2%(約17位)持此看法。   

本區域受訪台商回答本區域存在高度風險之原因,主要在於本區域的產業配套環境不全,不利出口加工產業,而且出海太遠,運費佔成本比重過大,除非利用當地豐沛的資料,並以銷售至當地市場為目標,但由於本區域的所得、消費不及沿海,如四川、湖北的年均貨幣工資只是上海的一半,在生產、銷售兩不利的劣勢環境下,自然較難受大部份台商青睞。 珠江三角洲(深圳、東莞、廣州、珠海、中山、惠州):   總體受訪421位台商計有12%台商,大約有52家認為本區域投資風險最高:但本區域受訪台商計有2.1%(約8位)持此看法。   

本區域受訪台商認為本區域投資存在高度風險之原因,主要在於許多新登陸台商多以治安為投資決策的首要考量,並認為本區域社會治安嚴重惡化。 福廈漳泉(福州、廈門、漳州、泉州):   總體受訪421位台商計有8%台商,大約有34位認為本區域投資風險最高;但本區域受訪台商計有2.8%(約2位)持此看法。   

本區域受訪台商認為本區域投資存在高度風險之原因,在於形格勢禁,不似其他地方產業發展間廣闊,而且消費人口數均不及其他四個區域。長江三角洲(上海、蘇州、寧波):   總體受訪421位台商計有5.6%台商,大約有24位認為本區域投資風險最高;但本區受訪台商沒有一位持此看法。   

本區域受訪台商認為本區域投資存在高度風險之原因,主要在於本區產業競爭激烈,是跨國企業馳騁的地方,不利中小型的台商發展,亦不易獲得當地政府的重視。 綜合結論: 根據上述總體受訪421位台商對五大經濟區域投資風險高低看法,依次為長江中上游、珠江三角洲、環渤海灣、長江三角洲、福廈漳泉。惟另觀察該經濟區域受訪台商對本區域投資風險高低看法,依次為長江中上游42.2%最高(17位),環渤海灣10.7%(4位),福廈漳泉2.8%(2位),珠江三角洲2.1%(3位),長江三角洲0%。   綜合上述兩項資料比較得知,長江中上游、珠江三角洲及環渤海灣等三大區域之投資風險顯然高於長江三角洲及福廈漳泉等二大區域。

大陸五大經濟區域抽樣城市及投資風險評價

以下係依據總體受訪五大經濟區域抽樣城市(計18個)421位台商對於其投資城市,有關生產、行銷、金融財務、政策法規與社會治安等五大投資環境(其中包含十一項指標)的看法與面對問題,彙整後有以下發現,分述如次: 生產環境:包括產業配套、基礎設施、人才取得與培養等三項指標。 產業配套:

在產業配套的評比中,以長江中上游所屬四川成都市的評比最差,此外武漢及重慶這兩大中西部都會亦在其中,可見內陸省市因其產業基礎落後及配套設施不全,較不受台商認同,此與前述該區域受訪者對於該區域投資風險亦為最高之分析吻合。 沿海地區之東莞、深圳、蘇州、上海等較具實力台商聚集之一線城市,台商對其產業配套評比反不若二線城市之寧波、泉州、中山等地,原因可能在前述城市台商多已晉身至電子、機械等需較高資本及技術之產業,如深圳、東莞一帶的電子電腦加工業需要更高標準配套體系,以及當地投資密度已趨飽和,配套設施不敷使用,而後者如中山、泉州仍以傳統行業為主,中山有鞋城之稱,泉州石獅子則是大陸最有名的成衣批發生產基地,因上述行業配套不如電子業要求嚴格,故形成深圳、東芫台商對於產業配套不滿意度較高之原因。 基礎設施: 上海、蘇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台商均表示不滿意,原因是上述城市經濟近年較其他城市更快速發展,但許多建設及軟體配套跟不上步伐或不敷使用,例如上海是全球最大工地、手機持有率最高之城市,以致交通、通訊的負荷量過高,令台商輒有怨言,例如上海海關須處理    

整個大上海地區,並包括蘇南一帶的進出口,效率自然不及寧波快速,可能是台南在寧波投資密度不大,且有號稱大陸第一大港。深圳的城市建設亦較許多大陸城市先進,但因外來人口湧入太多(是在地人口的二點六七倍),致使其城市建設的負擔倍感吃力,而且以邊防區隔內地往來,不管是去香港洽商或至內地購物,台商進出除須經過關卡受檢外,亦須付出較其他內地城市為高的人員、貨物進出費用。 人才取得與培養: 內陸城市及周邊城市對人才吸引力、號召性不夠,包括武漢、成都等西南大都會,甚至本地人才都往沿海謀取更高的待遇,至於寧波、惠州、泉州均屬大都會週邊的城市,在人才的區域競爭中,無法與毗鄰的上海、深圳、廈門等抗衡。 大專院校較密集的北京、天津、上海、蘇州等一線城市的台商,在召募人才時具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此外這些一線城市對人才的招募遍佈大陸各地,並不侷限於本區本市,訪談發現許多台商反更樂於採用配合度高的外省市人才。 行銷環境:包括行銷通路、市場競爭力等二項指標。